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探訪以加強和創新社區管理促社會管理"德陽路徑"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27日 09時33分   來源:新華社

在離群眾最近的地方服務群眾
——探訪以加強和創新社區管理促進社會管理的“德陽路徑”

    新華社成都11月27日電(記者 苑堅)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綜合試點過程中,四川省德陽市以做強城鄉社區、夯實社會服務管理基層基礎為切入點,以城鄉社區管理創新推動社會管理創新,轉觀念、增投入、強機制、激活力,在群眾身邊創新社會管理,切實解決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緊迫的現實利益問題,初步形成全市七類社區社會服務管理基本框架及運行機制。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德陽路徑”的特點,是把城鄉社區作為“水之源”,把服務管理機製作為“灌溉渠”,在源頭“種樹”,夯實基層基礎,在渠中“清障”,理順工作體制,力求實現“創新促進和諧、和諧激發活力”。

    以社區為服務管理基本單元 夯實社會管理基層基礎

    德陽市委書記李向志説:“眾多社會矛盾主要體現在基層,抑制化解此類矛盾的工作也體現在基層,政府管理職能到基層後或斷缺、或重疊、或衝突,降低了管理效率,基層日益成為社會管理體系中的薄弱環節,這就要求我們在離群眾最近的地方創新社會管理。”

    德陽市深入剖析51個城鄉社區後發現:社會服務管理包括的人、地、物、組織、網絡、事件等基本要素,在一個社區中都能找到,但本應強化的社區建設,不但沒有加強,反而在隨著經濟發展日漸削弱。一種由傳統的部門式社會管理轉為社區要素管理的思路逐漸明晰起來。圍繞服務管理“社區人”,以社區管理促進社會管理的“頂層設計”思路在德陽全市上下逐漸達成共識。

    所謂“頂層設計”,在德陽有個形象的説法,叫做社會管理創新“596”工程。這個工程包括把握完善社會管理格局、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夯實社區基層基礎、推動群眾自治自律、建立社會管理綜合信息系統“五大關鍵”;健全維護群眾權益、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務管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服務管理等“九大體系”;強化組織領導、職能體制、長效機制等“六大保障”。

    李向志説,德陽市將全市社區劃分為城市社區、農村社區、災區新型社區等七類,還提出了明確社區規模、建設標準、力量配備、經費保障等“四個明確”。德陽市明確社區建設是黨委領導下的政府責任,把人、財、物等社會管理基礎資源配置到社區,讓社區有人幹事、有場地做事、有錢辦事。

    鄉鎮(街道)由“政府的腳”變成“居民的頭”

    什邡市方亭街道辦副主任蔣應敏以前分管街道的經濟工作,要完成固定資産投資、工業經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招商引資等一批經濟指標。光招商引資一項,上級一年下達的指標就達1700萬元。蔣應敏説,那時的街道,就相當於“政府的腳”:只要完成了經濟工作任務,就“一俊遮百醜”,其他的事情做與不做,做得好與不好都不重要。

    蔣應敏説:“現在,小區有事,一個電話就能找到街道辦的相關負責人協調解決棘手問題。有些事情不能拖,一旦拖下去不解決,就有可能‘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這種小事折射出轉變職能後給街道辦幹部工作帶來的變化。”

    德陽市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中,轉變鄉鎮(街道)職能,不再考核鄉鎮(街道)一級完成經濟指標情況,讓鄉鎮(街道)幹部騰出時間和精力做好社區服務管理工作。現在,這一級幹部的眼光開始向下,將精力放在了社區管理上,開始變成“居民的頭”,思考居民想的問題。

    通過職能調整,目前德陽市的鄉鎮(街道)一級幹部的工作作風有了很大的轉變,但要管得長遠,還得靠制度。為此,德陽市開始擬定新的社會管理創新考核評價機制,並借鑒梳理由該市羅江縣創造的群眾幸福指數評價體系,聯合北京師範大學有關學者,進行群眾“幸福指數”測評綜合試點。

    建立貼近群眾的社區服務管理機制

    李向志説:“德陽市按‘崗隨事設、費隨事轉、權隨責定’原則調整社區管理機制,讓群眾‘進一道門,上一個網,辦所有事’。只有敲得開群眾的門,和群眾談得上話,才能與群眾貼得上心。”

    為建立貼近群眾的社區服務管理機制,德陽市在每個社區建立支委、居委、監委和綜合服務站、村居信息網“三委一站一網”,已初步實現群眾在社區“上一個網、進一道門、辦所有事”。

    方便群眾辦事,關鍵在“一站一網”。德陽市梳理出76項社會服務和管理項目,其中勞動就業、社會保險、民政救助、醫療衛生、計生服務、戶籍辦理等35項政務服務全部前置到社區,由相應部門聘請代辦員、協管員在社區蹲點辦理。這種“1+N”代辦模式,讓社區綜合服務站變成“一道門”,群眾只需走進這道門,提出需辦理的事項及上交相關手續就能辦好自己的事情。這種模式將上面各部門的“千條線”穿進了社區這個“針鼻兒”。

    目前,德陽市正在落實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按照人口和區域狀況,將社區劃分為若干網格,合理配置社會組織和社區幹部、綜合協管員、社區服務志願者等,以網格點為單位,開展民情民意收集、流動人口和重點人群管理、政務服務事項代辦、養老助殘、留守兒童關愛、災後心靈關愛等工作。公安、司法、衛生等部門也將工作平臺前置到網格點,建立網格點警務工作站,實現管理到門口、服務到家庭,以“小網格”服務“大民生”。

    一年來的綜合試點實踐證明,德陽市的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有力地促進城鄉社區和諧。據四川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測評顯示,2010年群眾對德陽社會治安滿意度達96.9%,名列全省第一。今年1至9月,德陽全市信訪總量同比下降24.4%;群體性事件同比下降33.3%。

    目前,德陽市標準化社區的推廣工作正在深入;破解社會管理難題的27項機制,正由各職能部門合力合為,不斷在基層“落地生根”;建設全國社會管理創新示範區已納入全市發展戰略,正在穩步推進。

 
 
 相關鏈結
· 合力贏得和諧來:吉林創新社會管理推進平安建設
· 湖北召開加強創新社會管理會議 推廣"宜昌經驗"
· 回良玉強調以社會管理的新成效造福於民促進和諧
· 湖北宜昌“一體三化”構築全方位社會管理服務網絡
· 湖北省基層社會管理“一降一升”取得很好實效
· 湖北宜昌"一體三化"構築全方位社會管理服務網絡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