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12月3日電(記者 沈楠)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委會3日在香港君悅酒店舉行慶祝宴會,為60週年的一系列活動壓軸。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劉鵬表示,希望兩地體育界抓住“十二五”規劃的機遇,加強合作。
劉鵬在致辭時説,“十二五”規劃首次將港澳列為單獨一章,為進一步深化香港和內地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機遇。
香港體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表示,現在已有不少香港運動員經常在內地訓練,鄰近的廣州和深圳剛剛舉辦了亞運會和大運會,留下很好的體育設施,希望能繼續加強與內地精英運動員的交流。
宴會上還發佈了首部中英文雙語的香港體育歷史著作《日新又新——香港體育發展六十年》。
香港體協暨奧委會的前身——香港業餘體育協會于1950年11月24日成立,經過一番努力,在1951年5月7日至9日于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46屆年會上被接納為國際奧委會成員,同年7年更名為香港業餘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于1999年刪除“業餘”二字。
霍震霆表示,香港體育的今天,得益於那些不畏戰後蕭條困境的先賢們奠下的基礎;繼承60年的積累,他們將一如既往,堅持推廣全民運動和培訓精英運動員雙軌並行的宗旨,同時做好運動員退役後的保障,為他們提供暢通的學習道路。
港體協暨奧委會成立後,隨即參加了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1954年的亞運會和英聯邦運動會。1997年7月回歸祖國後,即派團參加了10月在上海舉行的第八屆全運會。
港體協還積極向政府爭取興建體育設施,滿足市民的康體需求,促成可容納近3萬人的政府大球場于1955年落成,並努力在本地推廣體育文化。1958年2月首次舉辦體育節,至2011年已達54屆;從2007年開始,舉辦每兩年一次的全港運動會。
宴會上,港體協暨奧委會向在歷屆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東亞運及英聯邦運動會上獲得獎牌的幾代運動員頒發紀念獎牌。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為香港奪得至今唯一一枚奧運金牌的“風之後”李麗珊再以當年名句“香港運動員不是垃圾”説出香港運動員的豪情。
近年來,香港精英運動員得到了更多鼓勵和支持,港體協暨奧委會于2008年啟動“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以鼓勵年輕人成為全職運動員。除了已經設立的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外,今年年初,特區政府新一期財政預算案撥出70億港元成立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
此外,港體協暨奧委會還分別於2008年和2009年成功舉辦了奧運馬術比賽和東亞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