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樓市 股市 匯市 債市--從四大市場展望中國經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19日 10時50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新華視點”記者

    樓市調控考驗猶存、股市承壓低迷盤整、匯市激蕩暗流涌動、債市創新後效待觀,2011年,有“經濟晴雨錶”之稱的四大市場不乏亮點,也凸顯政策難點。

    在國內經濟結構調整進入關鍵期,世界局勢動蕩不安之時,四大市場形勢如何演進承載著百姓的密切關注,也是對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的考驗。

    樓市:調控“不動搖” 理性回歸尚需時日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房地産調控政策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設,擴大有效供給,這讓百姓對房價堅冰繼續鬆動頗有期待。

    今年以來,樓市調控與國家以控通脹為核心的宏觀經濟緊縮政策相疊加,在年初“國八條”、限購、限貸及限價等措施之下,“屢調屢漲”的樓市得以初步“降服”。

    10月被視為樓市分水嶺,當月70個大中城市的價格平均環比指數年內首次出現負增長;11月,有樓市“溫度計”之稱的全國房地産開發景氣指數比10月份降低0.4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回落3.33個百分點,創近27個月以來新低。

    央行發佈報告指出,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高位回落,房地産開發企業資金趨緊,土地交易市場量價齊跌,房地産貸款增速回落,房價拐點初現端倪。

    “房地産市場接下來將完全不同,要和發展勢頭過快、有暴利可圖的時代告別。”萬科集團總裁鬱亮説。

    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陳晟認為,這次調整可能意味著:房價“只漲不跌”、投資“只賺不賠”以及房價“屢調屢漲”的終結。“在持續實施嚴厲調控的同時,必須儘早打破市場僵局,尤其是要滿足大量自住購房和合理改善購房者的需求。”

    但不少城市“成交量持續走低”與“大幅降價便引起搶購”並存的局面表明,市場觀望氣氛依然濃厚,市場的預期尚未完全調整到位,一些地區限購政策出現變相鬆動,表明房地産調控任務仍非常艱巨,房價離“合理回歸”尚有距離。

    保障房作為當前房地産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仍將是明年樓市的“重頭戲”,但如何規範保障房質量、分配、配套和退出機制,將對明年的保障房建設提出較高要求。

    股市:股指跌回“原點” 走勢還看實體經濟

    回顧2011年,“跌”成了A股最明顯特徵。截至12月16日,上證綜指全年下跌超20%,收盤點數不僅創三年半來新低,更是讓股指“一夜回到十年前”。

    面對一路下跌的A股,眾多中國股民直呼“看不懂”,為何中國經濟在全世界範圍內表現優異,而股市表現卻可以用糟糕來形容。有著十多年炒股經驗的上海股民張順調侃:“現在誰還好意思説自己手裏有股票?多鬧心啊。”

    滬深兩市研究人員接受採訪時表示,宏觀經濟面上國內外經濟面臨調整和風險、流動性收緊;微觀上出口受阻、房地産市場調控對上下游企業效益亦構成影響。

    一方面股市“缺血”,另一方面擴容、“抽血”也給股市造成一定壓力。最典型的是9月底中國水電的百億元IPO計劃,給當時已經疲弱的A股增添了很大壓力。

    A股“重融資”輕“分紅”也不利於股市繁榮。統計顯示,A股中堅持年年分紅的企業只有十來家,而10年來沒有任何分紅的企業至少有100多家。股民質疑,為什麼上市公司融資是零風險零損失,面對投資者應得利益卻是“一毛不拔鐵公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明年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專家認為,短期內對股市影響偏中性,有一定支撐,但長期走勢仍有賴實體經濟情況。

    在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鐘華看來,中國在2012年將會迎來新一輪的增長模式轉變期,傳統的産能擴張很難超預期,增長將由量轉為內部的結構優化。

    從股市的制度建設來看,近期密集出臺的各種政策,在向投資者傳達信號:股市將向著更為健康的方向發展。分紅制度的改革成為完善股市回報的重要舉措,而對內幕交易的零容忍則是在斬斷通過不法手段獲利之手。

    匯市:穩定幣值 節奏調整當以我為主

    進入12月,人民幣匯率快速上漲的勢頭突然扭轉,截至12月9日,在中國外匯即期交易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8個交易日觸及交易區間下限,觸及“跌停”,近日人民幣對美元匯價再次站上6.34關口。

    一時間,“資本流出”“匯率套利”“看空中國”等觀點相繼出現。但專家普遍認為,對於人民幣貶值作出的“劇烈”反應更多是由於之前長期的升值預期作祟,此次階段性匯率波動暗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日趨市場化。

    回顧人民幣匯率一年來的行情,可以用“暗流激蕩”形容:美參院通過人民幣匯率法案、一些國家擔憂世界經濟“二次探底”主動貶值本幣。“大漲小跌”一度成人民幣匯率常態,今年前8個月人民幣升值累計近4%。

    一邊是海外施壓“變本加厲”,一邊是國內外貿業利潤攤薄,這使我國以眾多中小企業參與為主的實體經濟飽受壓力。溫州服裝商會副會長蔡歡天等商會負責人對記者説:“外貿企業平均利潤只有5%左右,人民幣不斷升值讓企業命運多艱。”

    宏觀面上,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預期還間接導致國際投機性資本大幅涌入。投機性資金不但推高國內物價,並給國內金融穩定和外匯儲備縮水帶來風險。

    針對當前國內外經濟的種種特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措施定下基調,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和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

    中國銀行戰略發展研究部研究員李建軍稱,人民幣已開始逼近均衡匯率,“雙向波動,進退有序”將成人民幣匯率新趨勢。

    “我們必須從人民幣屢次成為‘話題’汲取經驗教訓。不但繼續探索匯改,而且必須從根源上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實現從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效益轉變。”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説。

    債市:地方債成亮點 期待一同“穩中求進”

    繼11月16日上海率先發行總規模達71億元的地方債,廣東、浙江、深圳隨後分別發行69億元、67億元、22億元地方債,利率均低於同期限國債水平。

    包括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在內的一些專家稱,四地自行發放地方債是“積極財政政策”的組成部分,是探索地方融資“陽光化”的進一步嘗試,也將推動建立地方政府舉債的中長期制度框架建設。

    審計署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10.7萬億元。但在一些地方“土地財政”的畸形發展模式下,近四成是用土地出讓收入承諾作為償債來源的,這就意味著,一旦地價大幅下跌,地方融資平臺債務償還風險將增大。

    中國人民大學財經與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不僅要對之前地方融資平臺的清理保持警惕,同時也要避免出現歐美國家過度舉債帶來的‘慢性毒害’。要將融資到的資金用到關乎經濟、民生的重要領域和項目。”

    國債方面,進入7月後隨著流動性日益趨緊,國債市場也開始逐步受到影響,10年國債收益率一度創出金融危機後的最高水平,但隨著四季度央行三年來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四季度國內債市“變臉”,收益率急速下滑。

    賈康認為,隨著“預調”“微調”成為宏觀調控的重要特點,財政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在未來一年更加顯現,隨著我國經濟在來年力爭“穩中求進”,債市也將迎來一波穩定行情。(記者劉敏、葉鋒、徐海波、沈而默、岳瑞芳)

 
 
 相關鏈結
· 經合組織秘書長稱中國經濟適度降溫利好世界經濟
·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達沃斯論壇關注我經濟增長質量
· 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