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內蒙古:新農合讓“敢”進城看病農牧民越來越多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1月01日 11時15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1日電(記者 林超、趙婷婷)記者日前從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廳了解到,隨著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政府補助金標準和報銷比例的不斷提高,“敢”進城看病的農牧民越來越多了。

    2011年12月31日,記者走進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骨科病房,看到54歲的農民吳何小正躺在病床上等大夫換藥。他樂呵呵地對記者説:“這輩子也沒想到能享受到城裏大醫院的服務。”

    吳何小是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宏河鎮的農民,去年春天他患上了一種腿疼的“怪病”。鎮上的醫院看不出個端倪,他也沒去更大的醫院治療。他説:“小病拖著、大病扛著。村裏人大都是這樣的。”

    9月份,吳何小的腳已經疼得下不了地。這時一個親戚告訴他,去市裏看病只要花一半的錢,他才將信將疑地走進了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的大門。診斷結果嚇了吳何小一跳--骨髓炎,兩次手術,至少3萬元。吳何小今年交了30元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所以能享受政策內65%的報銷比例,3萬多的醫療費吳何小只要出1萬左右就行了。吳何小説:“這下就敢進醫院的大門,敢看病了,回去我還得把這事告訴幾個親戚去。”

    內蒙古衛生廳工作人員岳峰告訴記者,2011年,全區統一新農合補償方案,調整新農合報銷政策,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達到70%以上,其中鄉鎮醫院報銷比例85%─90%,縣級醫院的報銷比例為65%─75%,市級醫院的報銷比例為50%─60%,各級報銷比例均比上年提高10%左右。

    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張佔平説,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周邊的縣、鄉、村來市裏住院治療的病人明顯增多。截至2011年11月份,呼和浩特第一醫院已出院的新農合病人數增加到3700人,是上年同期的3倍,約佔全部住院人數的20%。

    2011年呼和浩特市新農合政府補助資金標準提高到人均202元,個人籌資標準城鎮農戶每人40元,農村農戶每人30元。隨著內蒙古地區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制度的不斷完善與推廣,2011年內蒙古地區參加新農合人數達到了1240萬人,較上一年增加了26萬人,參合率為94.03%。

 
 
 相關鏈結
· 河北:新農合2012年補助標準240元
· 江西將全面開展新農合門診統籌引導農民有病早治
· 河南調整新農合補償方案 住院補償封頂線15萬元
· 河南計劃將村衛生室納入新農合門診統籌實施範圍
· 河北省所有縣市區明年起全面開展新農合門診統籌
· 安徽提高新農合住院補償標準 封頂線不低於20萬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