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全國工會系統送溫暖工程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1月05日 16時46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新華社記者 齊中熙、樊曦)身患尿毒症15年的浙江省臨安市困難職工陳丹文,現在每年春節期間無論颳風下雪都會收到當地工會送來的大病救助款。他患病這些年,雖然家庭生活十分困難,但心愛的女兒在工會的幫助下順利念完大學並參加了工作。

    “這十幾年來,要不是工會的關心、鼓勵,不要説女兒讀大學,恐怕我也早已不在人世了。”陳丹文説。

    從1992年“送溫暖”活動啟動以來,20年間,全國工會系統發揚扶貧幫困、互助互濟的光榮傳統,自覺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職工群眾的需求,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幫扶工作,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職工群眾的心坎上,進一步密切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聯絡。

    從“送溫暖”到“送溫暖工程”,從一年一度的活動發展為經常性制度,實現送溫暖活動的經常化、制度化、社會化

    上世紀90年代初期,部分國有和集體企業受結構調整、市場變化等因素影響,生産經營陷入困境,下崗職工增多,部分職工生活困難。

    在此情況下,1991年末,全國總工會決定於1992年元旦春節期間開展“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難、暖萬家心”的“送溫暖”活動,以受災地區、虧損企業的困難職工、離退休職工為主要對象進行走訪慰問,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

    為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推進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要求,1994年初,全總將一年一度的“送溫暖”活動拓展為“送溫暖工程”,實現送溫暖活動的經常化、制度化、社會化。內容主要包括:大力開展職工扶貧解困工作;積極推進職工互助互濟活動;協助政府為失業職工再就業創造條件;配合政府幫助困難企業扭虧為盈;逐步興辦群眾性公益性互助性基金組織。

    20年來,各級工會累計籌集“送溫暖”資金400億元,走訪困難企業163萬個,慰問困難職工家庭9757萬戶。

    1996年,各地工會開始把實施“再就業工程”與解困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為下崗職工提供再就業崗位和解決生活困難。

    1998年,正值國有企業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和實施三年解困目標的關鍵時期,全總提出,各級工會要在大力實施“送溫暖工程”、積極協助政府妥善安排好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幫助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的同時,對特困職工承擔起“第一責任人”的職責。

    僅“十一五”期間,各級工會就對1089萬人次的職工進行了職業技能培訓,並成功幫助661萬人實現了就業。

    各級工會實施“送溫暖工程”過程中,還與有關方面緊密配合,幫助困難企業扭虧增盈。

    縣市以上工會每年選擇若干家符合國家産業結構調整方向、具有發展前途的困難企業,進行重點扶持。1994年至2000年,每年組織來自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的一萬名職工,到先進企業學習生産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貧困地區企業的技術進步和提高經濟效益。

    同時,各級工會積極推動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協助民政部門做好低保工作。各級工會通過建立困難職工檔案,幫助困難職工納入低保範圍。目前,全國共建有476.5萬戶困難職工家庭電子檔案。

    從幫扶一個人到幫扶一個家,2002年開始工會建立困難職工幫扶中心,構建工會幫扶工作長效機制

    2002年1月,料峭的寒風中,天津市總工會建立了全國首家困難職工救助中心,給困難職工和其家庭帶來了冬日的一絲溫情。這個幫扶中心設立專門場所、配備專職人員,為困難職工提供信訪接待、政策諮詢、生活救助、就業幫扶、法律援助等“一條龍”服務。

    以此為契機,全總提出,在總結天津幫扶中心的經驗基礎上,三年內在全國200個大中城市建立困難職工幫扶中心。

    隨後,各地工會紛紛建立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工會幫扶工作在實現經常化、制度化、社會化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目前,全國100%的地市級城市和應建縣級城鎮建立了困難職工幫扶中心。除地市縣外,全國鄉鎮、街道和企業等基層工會建立幫扶站點達3萬多個。

    2003年至2010年,各級幫扶中心籌集幫扶資金108.4億元,幫扶困難職工和農民工4193萬人次。中央財政投入也從2006年的1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12.5億元,地方財政投入資金累計達50多億元。

    各地工會還拓展建立了上千家扶貧超市、愛心醫院、藥店、職工培訓基地、職業介紹機構、法律援助中心、農民工維權中心,與政府部門和社會各方面有機銜接。

    幫扶中心的建立,為困難職工構築起又一道抵禦社會風險的屏障。此後,工會又把幫扶範圍拓展到困難職工子女,幫助他們解決上學難、就業難問題。

    “非常感謝區總工會圓了我的大學夢,今後我會懷著感恩的心,努力學習知識,並將愛心火焰傳遞下去。”2011年8月24日,在重慶市黔江區總工會2011年“金秋助學”資助儀式上,貧困大學生張倩激動地説。

    2005年,全總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對困難職工家庭的上學子女給予學費資助和生活補貼。

    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一些困難職工家庭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全總決定開展“困難職工家庭高校畢業生陽光就業行動”,充分利用國有大中型企業、社會愛心企業等資源,為其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和培訓、實習機會,優先推薦就業,3年來共幫助30萬名困難職工家庭大學畢業生找到工作。

    從“職工”到“農民工”,將所有勞動者納入幫扶範圍,工會幫扶工作不斷創新

    2004年兩節期間,各級工會將“送溫暖”活動與清理農民工工資拖欠緊密結合,各級工會連續多年與有關部門聯合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共清理拖欠工資150多億元。2007年至2010年,各級工會通過幫扶中心跨區域聯動維權,協調解決跨地區維權案件4萬多件,涉及農民工22萬多人。

    2006年伊始,全總號召各級工會積極開展“向農民工送溫暖”活動,努力為農民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在社會形成“農民工有困難找工會”的氣氛。

    各級工會幫扶中心把農民工納入幫扶範圍,撥“送溫暖”專項資金、設立農民工接待服務窗口、為農民工辦理互助保險,與農民工同過春節。

    2007年,全總聯合鐵道部和交通部實施“農民工平安返鄉行動”。5年時間,通過包專機、專列、專車、購買團體票等形式,共幫助9916萬名農民工平安返鄉,並爭取返鄉補貼8億元。

    2009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大量農民工失業返鄉,工會開展“共同約定行動”“千萬農民工援助行動”和“家政服務工程”,通過開展就業培訓、崗位援助、創業指導、維權服務等,幫扶1394萬名農民工。

    “切實加大幫扶工作力度,積極為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是工會重點工作之一。全總組織開展的‘送溫暖’活動已成為實行國家幫扶制度、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全總副主席王玉普説。

    “十二五”期間,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社會結構轉型的快速推進,工會也將及時轉變幫扶工作模式:幫扶工作領域開始由保障基本生活向促進勞動關係和諧、收入分配合理、實現體面勞動等方面擴展;幫扶對象由困難職工向全體職工會員擴展;職責由扶貧濟困向救助、維權、服務等綜合幫扶擴展;方式方法由單一性免費幫扶向公益性與項目制運作相結合轉變。

 
 
 相關鏈結
· 各級工會努力推動農民工工資清欠 取得顯著進展
· 上海市各級工會元旦春節將幫扶15.6萬餘困難職工
· 職業病防治法修正案草案進一步強調工會組織作用
· 青海省工會送溫暖活動20年幫扶困難職工24萬多人
· 遼寧省工會開展四項幫扶行動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