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解讀:實施文化走出去工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1月24日 10時20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 積極探索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化運作為主要方式,參與國際文化市場競爭,拓展我國文化發展空間,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舉措,也是轉變文化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為此,《決定》強調指出,要“實施文化走出去工程”。

    第一,充分認識實施文化走出去工程的重要性緊迫性。當今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越來越多地表現在文化市場上,表現在文化産品、文化服務、文化資本的競爭上。美國等西方國家把文化貿易視為思想文化、價值觀念和社會制度輸出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美國一直控制著世界60%-80%的電視和廣播節目製作,佔有世界2/3的電影市場總票房。相形之下,我國文化産業發展差距還非常明顯,文化産品和服務出口總體上還處在探索起步階段,規模總量偏小、結構不盡合理、營銷手段落後,特別是缺乏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力的文化企業和文化品牌。這就迫切要求我們具有更加廣闊的國際視野、更加開放的文化心態,創新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思路和模式,在繼續做好對外文化交流的同時,切實擴大對外文化貿易,培育外向型文化企業,打造知名文化品牌,加強出口平臺和營銷渠道建設,不斷提高國際文化市場所佔份額,有效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力、競爭力和影響力,在激烈的國際文化競爭中贏得主動。

    第二,完善支持文化産品和服務走出去政策措施。政策是推動文化走出去的有力杠桿。這些年,各地各部門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文化出口的政策措施,要做好宣傳解讀工作,完善實施細則,確保各項政策落到實處、發揮實效。要充分考慮文化産品和服務出口起步晚、基礎弱的實際,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譯製、推介、諮詢等扶持機制。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等部門要在行業資源配置方面向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傾斜。財政、稅務、商務、金融、海關等部門要在財政補貼、稅收減免、信貸發放、外匯管理、保險服務、通關便利等方面出臺更有針對性、更加優惠的政策措施。各級文化産業投資基金、文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也要把文化出口作為重點的扶持方向。

    第三,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文化企業和仲介機構。文化企業的質量、規模和實力,決定著一個國家和地區在國際文化市場格局中所處的地位。要加快培育一批能與西方文化企業相比肩的骨幹文化企業,加大對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的扶持,不斷壯大對外文化貿易的主力軍,努力形成以國有文化企業為主體、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積極參與的對外文化貿易格局。加強與國外知名文化機構的合資合作,積極發展各類版權代理、交易機構,推動對外版權貿易。鼓勵文化企業和重點主流媒體通過獨資、控股、參股等多種方式,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使我國文化産品和服務更直接地打入國際文化市場。

    第四,加強文化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開拓國際文化市場。文化的競爭力,既靠內容的吸引力、感染力,也靠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要鼓勵文化企業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資源,認真研究國外受眾消費需求的關注點、興趣點、共鳴點,結合不同地區的人文特點,因地制宜地開發適銷對路的文化産品,提供易於接受的文化服務。進一步強化市場意識、營銷意識,積極探索符合國際慣例和市場運作規律的營銷方式,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知名文化品牌。推進出口平臺和海外營銷渠道建設,拓展文化貿易網絡。繼續辦好用好中國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等重點國際文化會展,加強統籌規劃,加大海外推介和招商力度,改善硬體軟體方面的服務,不斷提高會展的層級、水平和成效。支持和組織國內文化企業參加境外節展,借助國際文化交易平臺推銷優秀文化産品。注意發揮海關保稅區“境內關外”的優勢,加強文化出口基地建設。

 
 
 相關鏈結
· 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解讀: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 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解讀:加強文化遺産保護
· 福建創新基層宣講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 文物局: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建文化遺産強國
· 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天津市委宣講團宣講綜述
·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成為各地文化發展新動力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