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雪龍”號1月25日電(記者 黃小希)記者于當地時間24日獲悉,第28次南極科考崑崙站隊已完成深冰芯導向孔鑽探、天文望遠鏡安裝和二期建設等項目,于南極中山站時間24日9時(北京時間24日12時)啟程返回中山站。
據第28次南極科考隊領隊李院生介紹,崑崙站綜合樓二期工程建設已順利完成。深冰芯導向孔鑽探工作進展迅速,鑽入了120米,實施二次擴孔,安裝了17根總共102米長的套管,導向孔垂直情況和套管的接合情況良好,從而完成了鑽探工作。待深冰芯鑽機下一次安裝就位後,即可開始深冰芯鑽探。與此同時,巡天望遠鏡AST3安裝調試完畢。在冰雷達探測方面,由於車輛有限,現場項目執行隊員只能利用雪地車熱車的時間開展探測,目前測量了大約90公里的斷面。氣象、測繪、醫學等度夏科考項目也按計劃實施。
“儘管崑崙站隊遇到了車輛故障等種種困難,部分物資拋在途中,但在全體隊員的努力下,達到了主要目標。”李院生説,崑崙站隊年輕隊員居多,超過三分之二是首次到南極,更是首次進入冰穹A地區,“這次崑崙站隊能夠完成任務,表明年輕隊員成長起來了”。
據悉,此次崑崙站隊首次使用了油囊和油罐配合的方式運送油料。油料是崑崙站隊車輛的“血液”。“過去使用油桶運油料,每桶油約180公斤重,一次考察大約需要上千個油桶,不僅裝運壓力很大,沿途還要不停捆紮”,內陸科考經驗豐富的李院生説,大容積油囊和油罐配合使用,極大精簡了油料的裝運工作,縮短了時間,為崑崙站隊提前出發奠定了基礎,也提高了油料運輸的安全性,減輕了行程中的捆紮負擔。
第28次南極科考崑崙站隊的26名隊員駕駛8輛雪地車,拖拽33個雪橇于2011年12月16日從距離中山站約10公里的出發集結地啟程前往崑崙站。經過十余天的艱苦跋涉,于2012年1月4日抵達。
在崑崙站工作期間,科考隊員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低溫、高原反應等種種困難。已是第五次進入冰穹A地區的崔鵬惠,是目前中國南極科考隊中登上冰穹A最高點次數最多的隊員。在與李院生領隊通話時,這位“老南極”坦言,從住艙到冰芯房不到100米的距離內,需要休息兩到三回才能走到。
由於物資重量減輕,崑崙站隊的歸途比前往時輕鬆。但在前往南極崑崙站途中,8輛雪地車中有3輛先後出現故障拋錨,隊員們拋下部分油料及建築材料,以減輕車輛負擔。返回時,崑崙站隊將把故障車輛帶回中山站,並將此前拋棄的油料及建築材料運送至距離中山站約200公里、雪積累率較低的區域,便於下一次科考隊繼續將物資運往崑崙站。“回程也將是一次艱難的旅程,”李院生説。
第28次南極科考內陸隊工作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新華社“雪龍”號1月22日電(記者黃小希)記者22日獲悉,第28次南極科考內陸隊的深冰芯導向孔鑽探、巡天望遠鏡AST3安裝和崑崙站綜合樓二期工程等科考及能力建設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
位於南極冰穹A地區的崑崙站目前最低溫度接近零下40攝氏度。內陸隊的26名隊員于4日抵達崑崙站後,便在南極內陸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爭分奪秒地開展科考及能力建設工作。
據內陸隊隊員、深冰芯導向孔鑽探項目現場負責人安春雷介紹,從7日正式開始冰芯鑽探以來,6位科考隊員平均每天工作9至10個小時,鑽取了長約120米的冰芯,實施了3次擴孔作業,並即將安裝長度約有100米的導向管。這些都是為中國深冰芯鑽探工作正式開展而做的準備。在與內陸隊通話後,第28次南極科考隊領隊李院生説:“從進度上看,內陸隊的深冰芯導向孔鑽探工作進展相當順利。” >>>詳細閱讀
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致電慰問極地考察隊員
1月19日下午,在龍年新春即將到來之際,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賜貴向正在南北極執行考察任務的我國第2 8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暨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雪龍”船和北極黃河站全體考察隊員發出了新春慰問電。
劉賜貴在慰問電中表示,在春節這個萬家燈火、喜氣洋洋的傳統節日裏,你們遠離祖國和親人,在冰天雪地的艱苦環境下,甘於奉獻,奮勇拼搏,紮實工作,不辱使命。借此機會,我真誠地向大家道一聲:同志們辛苦了!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