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三農”文化觀察:當鄉土文化搭上産業發展快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2月26日 08時01分   來源:人民日報

    編者按:近年來,一些發端于農村的鄉土文化、民間手工藝品步入産業化發展道路,發揚、傳承了傳統技藝,促進了農民增收,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但大多鄉土文化産業仍處於起步階段,面臨著難以規模化生産、傳承人才緊缺等現實困難。如何邁過這些坎,做大做強鄉土文化産業,需要政府和民間的持續努力,也需要社會共同關注。

    鄉土文化産業漸成規模

    夏布、安陶、折扇……傳統技藝受青睞,農民致富有新路

    唧唧復唧唧,女工當戶織。在擁有夏布、安陶、折扇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慶市榮昌縣盤龍鎮雙龍夏佈公司的車間裏,數十名工人正在傳統的木制織布機前緊張地忙碌著。只見梭子在她們左右手間飛來舞去,麻線便縱橫交錯在一起。每隔半分鐘,工人又會停下來細心地接上斷掉的線頭。“麻線很容易斷,要時刻留意才行,這靠機器是做不到的。”一名工人説。

    在榮昌,生産夏布的傳統可追溯至唐宋年間。一直以來,從收割苧麻到打麻,從績紗到綰麻團,從牽線、穿扣到紡織,夏布生産的十幾道工序幾乎全要靠手工完成。

    “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機械化生産布匹增多,價格便宜,品種繁多,讓全手工生産的夏布受到衝擊。”榮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負責人廖正禮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麻紡織品漸漸受到消費者青睞。加上韓國、日本及東南亞市場對夏布需求旺盛,榮昌夏布重又煥發了生機。

    與傳統生産以個人和小作坊為主不同,夏布如今已邁上了産業化經營之路。近年來榮昌夏布每年的出口量在50萬匹左右,年創匯5000萬美元,佔全縣進出口總額的一半。

    夏布産業的興旺,給農民致富開拓了新的渠道。有些農民將原料拿回家在農閒時製作,計件算酬;有些農民則成了全職工人,織一匹夏布可得150元,每月工資在1000元以上。據統計,目前榮昌從事夏布生産的農民共約10萬人,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不止是夏布。傳承自800多年前、被列入“中國四大名陶”的榮昌安陶,也走出作坊,步入工廠。在安陶生産最為集中的安富街道,千人左右規模的陶廠已達9家,從業人員近萬名。數據顯示,榮昌陶器文化産業的年産值已達5億多元。

    “目前安富生産的安陶産品大致分為日用陶和工藝陶兩種,其中以酒瓶等日用陶産品為主。”在世國華陶瓷公司,董事長李光華告訴記者,企業投産僅3年,規模已發展到800名工人,年産60萬隻酒瓶,“市場上供不應求,每年到了七八月份,我們就不再接新訂單了。”

    榮昌縣委書記陳傑表示,“傳統鄉土文化既是一方百姓的精神財富,也可轉化為造福群眾的物質財富;做好鄉土文化産業,既是文化傳承的需要,也有利於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做大做強仍要破解諸多難題

    産量上不去、行情不理想、傳承有困難

    現代化、産業化、市場化,新的發展環境對傳統鄉土文化來説,充滿了機遇,意味著挑戰。其中之一,便是現代技術對傳統工藝生存空間的擠佔。

    在世國華公司生産酒瓶的車間,記者見到了這樣的場景:上百名工人分成若干小組,各自負責一道簡單的工序;一位工人拿著晾好的泥坯,浸到盛滿色釉的塑料桶裏,蘸一下後立馬提了出來交給下一環節上的工友。這道在製作工藝陶時可能耗費數個小時的上釉環節,在批量生産的工序鏈條中,不到5秒便告完成。

    利用現代技術,可實現規模化生産,但産品的藝術價值和附加值低;應用傳統工藝,藝術價值高,但産量小,市場也難保證。

    對這道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選擇題,李光華正在自己的企業中嘗試破解。“先做日用陶,把産量和利潤做上去,同時小量生産工藝陶,等日用陶規模做大了再加大對工藝陶的投入。”事實上,李光華已在安富聘請了6名老手工藝人,但由於産速過慢,就算接了訂單也無法保證按期交貨,短期內還無法上量。

    同樣的難題,也擺在榮昌折扇手藝人面前。“傳統折扇的扇骨要選用棕竹、楠竹等上好原料,而且同骨、折扇面等製作技藝非常複雜。現在很多扇廠為了追求産量,要麼在選材和做工上打折扣,要麼就改做舞蹈扇等品種。” 師從折扇傳承人程子福的付愛東,對折扇産業的現狀頗有微詞。

    去年底,付愛東在縣城中心一處小巷租下店面專賣傳統折扇,售價從一兩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兩個月過去了,最多一天也僅賣過4把。付愛東有些困惑,“和市面上大量一兩元錢的折扇相比,確實貴出許多,但我家折扇的用料,再加手藝,應該值得上這個價。”

    “其實最關鍵的,不是價格定高了,而是名聲不夠響。”安陶傳承人梁先才説,同為“中國四大名陶”,宜興紫砂陶茶壺的市場行情明顯比安陶更好,“要重振安陶,就不能把希望寄託在大量生産的日用陶上面,而是要下大力氣發展工藝陶才行。”

    正如榮昌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趙天智所説,“發展鄉土文化産業,並不等於就是要工業化、機械化,相反還是要以傳統手藝、傳統技法為核心。”

    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目前掌握和學習傳統技藝的人才存在嚴重匱乏。對此,63歲的安陶工藝大師羅天錫有深刻體會。“原來的手工藝人多是半工半農,種了莊稼有飯吃,就有時間來做陶,社會地位也高;但現在的孩子們,考慮最多的,是這行賺不賺錢的問題。”羅天錫説,學做陶少説也需兩三年才能出師,要出成果則週期更長,“很少有人願意付出這麼高的成本,來學一門可能不會賺錢的手藝。”

    “現在精通拉坯、刻線、剔花、色釉等傳統工藝的人,全榮昌只有數十人;至於精通設計、造型、裝飾等所有環節的人,則寥寥無幾。”羅天錫有理由擔憂,“這麼寶貴的手藝,一旦丟了可就撿不回來了。”

    産業前景值得期待

    政府著力扶持,民間合力推動

    傳統鄉土文化能否得到很好的傳承和創新,將直接關係到産業未來的發展前景。這其中,政府的作用舉足輕重。“如果單靠市場,必須等到産業發展到相當規模之後才行,而在起步階段,必須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因為傳統手藝是國家和人民的共同財富。”廖正禮説。

    事實上,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鄉土文化,當地已經做了不少工作。陳傑告訴記者,從2010年6月起,榮昌設立起200萬元的保護開發基金,用於安陶、夏布、折扇等技藝的研究、産業創新、傳承人及傳習活動經費補助、民俗活動補助、資料搶救整理及出版等。2011年,又投入3000萬元,建設了面積達1800平方米的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為傳統技藝提供展示空間和傳承課堂。

    為切實發揮傳承人的領頭推廣作用,榮昌對有關主管部門認定的工藝美術大師,以及帶徒授藝成績突出、效果顯著的傳承人,每月發放資金補助。羅天錫還建議,政府可對學徒等剛入行的手藝人也予以支持,“讓他們能踏實安心地做下去”。

    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手工藝人中普遍存在做大品牌知名度的願望。梁先才提出,“能不能做一個紀錄片,來展示安陶風采,讓更多消費者認識到它的價值。”同時他們也都看到,做大品牌單靠一個人或一家企業的力量遠遠不夠,需要聯合起來,共同宣傳推廣。

    資金扶持、保護傳承、做響品牌……鄉土文化産業的未來,一方面要寄望于政府和民間的合力推動,另一方面也要遵循市場化運作的客觀規律。“發展是最好的保護。”在廖正禮看來,通過發展産生效益,才能讓鄉土文化擁有源源不斷的經濟和人才支撐。

    就目前榮昌文化産業中規模最大的夏布産業來看,廖正禮的話不無道理。以前只做坯布出口的天運麻紡織公司,在與國外做生意的過程中發現,外國人把坯布加工成服裝後,賣價竟高出坯布的10倍。隨後,他們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研發,現已開發出數十種用夏布製成的床上用品、家居飾品和服裝産品。比如,一套採用了生物脫膠紡紗技術的夏布“七件套”床上用品,售價可達千元以上。産業附加值大幅提升的同時,夏布的生産工藝也得以改進。

    安陶、折扇産業的從業者們,也從夏布生意的興隆中看到了未來的希望。梁先才説,“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西部地區的快速崛起,高檔工藝陶瓷的市場需求必將急劇上升,安陶工藝品只要不失去原來的底蘊,遲早會再次迎來大發展的契機。”(記者 劉志強)

 
 
 相關鏈結
· 鄉土劇團唱大戲
· 湖南首個鄉土人文引導型公民道德館落戶寧鄉
·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調研行:種子的鄉土革命
· 藏鄉土豆豐收在望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