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永恒的主題 創新的實踐--記民政事業開拓五年間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3月18日 15時09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記者 衛敏麗)農村低保制度從試點探索到全面建立,社會福利由補缺向適度普惠轉型,專項社會事務管理服務邁進規範化、人性化,社區建設由城市拓展到農村,社會組織走向積極培育發展、嚴格依法管理……

    第十二次全國民政會議以來,民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充分發揮民政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基礎作用”的要求,各項工作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重大突破,民政事業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

    這是昇華的民政理念——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民政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2011年6月16日,民政部向社會發佈《2010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報告》,全面盤點總結2010年各項工作進展情況。細心的人們發現,延續多年使用的“年度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報告”從此悄然更名。

    更名細節的背後,是民政工作宗旨的與時俱進。

    第十二次全國民政會議以來,適應社會發展和群眾期待,民政部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理念,凝聚力量,指導實踐,拓展民政事業發展道路。工作宗旨由“以民為本、為民解困”豐富為“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

    大力推進城鄉社區建設,構建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平臺。全國共建成社區服務中心14267個、社區服務站48858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84841個。社區志願者隊伍不斷壯大,全國社區志願者組織已經達到28.9萬個,註冊的社區志願者達到3100萬人,參與社區志願服務活動超過5000多萬人次。

    開展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試點,實施“地名公共服務工程”,2.7萬個縣鄉設置8000多萬塊地名標誌,開通地名問路服務熱線307條,以地名標準化為基礎、地名信息化為載體、地名文化為支撐、城鄉系列地名標誌為抓手的地名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推動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由被動向主動、由批評教育向教育矯治、由簡單送返向兒童權益優先轉變;開展婚姻登記機關規範化建設,全國70%的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達到規範化建設要求;加大清明節祭掃安全保障力度,建立了財政對困難群眾的喪葬補貼政策,惠民殯葬政策覆蓋5.2億人。

    加大社會開放度、增強社會透明度、擴大社會參與度……

    人們欣喜發現,五年來,民政工作逐漸改變單一系統內封閉運行的工作機制,通過社會福利服務社會化、福利彩票發行、慈善捐贈、社區建設、社會組織建設和社工人才隊伍建設,鼓勵社會力量通過獨資、參股、合作等方式參與,民政事業發展力量逐步壯大。

    這是永恒的民政主題——優先安排民生工作,不斷提高“民政為民”服務水平

    枝葉關情,民生至上。

    保障基本民生,是民政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一系列數據和事實表明,民政事業發展五年間,困難群體、特殊群體、優撫群體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合法權益得到有力維護——

    過去五年,民政部門有效應對各類自然災害,受災群眾各類補助標準大幅提高。

    全國年均救助受災群眾9000多萬人次,累計幫助受災群眾重建住房1900多萬間。緊急轉移安置補助由五年前的人均100元提高到150元(颱風災害單列為人均70元),倒房補助由每間補助300元提高到戶均補助1萬元,高寒寒冷地區達到戶均1.4萬元,冬春生活補助由人均30元提高到50元。

    過去五年,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挂鉤聯動,覆蓋城鄉、銜接配套的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形成。

    農村低保對象由不足500萬人增長到5313萬人。城市低保月標準從每月170元提高到288元,農村低保從每年840元提高到1718元。普遍建立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和臨時救助制度。五年累計救助3.38億人次,資助參加醫療保險或合作醫療2.64億人,實施大病救助7340萬人次。

    過去五年,社會福利惠及範圍適度擴大,老年人、殘疾人、孤兒生活狀況明顯改善。

    高齡老人津(補)貼制度在15個省份全面建立,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在14個省份建立,12個省份開展了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包括基本生活、教育、醫療、就業、住房等政策措施在內的孤兒國家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推動建立殘疾人補貼制度,開展社區康復,康復輔具技術和産品的研究開發力度進一步加大。

    過去五年,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與新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相協調的優撫安置工作體系初步建立。

    新型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已經建立,撫恤補助標準逐年較大幅度提高,優撫對象保障範圍不斷擴大,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從460多萬人增加到近1000萬人。建立烈士褒揚金制度,大幅度提高烈士撫恤標準,加強了邊境地區烈士紀念設施和零散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

    這是創新的民政事業——用改革的方法解決民政工作深層次矛盾,以創新的思維尋找民政事業發展新舉措

    張坤是廣東東莞的一位民營企業家。20多年來,由他創始發起的“坤叔助學團隊”已經資助了2600多名學生。但由於登記註冊難,始終處於非法狀態。

    2011年10月1日,“坤叔助學團隊”終於“轉正”,坤叔掛牌成立了“千分一公益服務中心”,可以“陽光”地開展各項活動。

    這一重大轉折,得益於民政部門推進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的堅持和努力。

    五年來,各級民政部門堅持培育發展與監督管理並重,積極完善社會組織扶持發展政策,分類規範和引導社會組織發展,推行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備案制,建立改革創新觀察點,支持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地區先行先試,初步形成了門類齊全、層次不同、覆蓋廣泛的社會組織體系。

    創新是動力,創新是源泉,創新是靈魂。

    回顧過去五年,民政事業發展堅持與時俱進,以改革的辦法來解決民政工作的深層次矛盾,以創新的思維來尋找民政事業發展的新舉措,使民政工作緊跟時代步伐。

    社工人才隊伍建設新領域順利開啟——

    建立健全政策制度,推進人才評價,拓展人才使用平臺,深入開展試點探索,建立職業水平評價制度……截至目前,通過職業水平考試和教育培訓,産生了20多萬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供了專業力量。

    倡導社會互助,創新工作方法,福利彩票和慈善事業在扶危濟困、安老助孤、賑災救貧中的作用進一步發揮——

    五年間,福利彩票發行總量達4732億元,年發行量突破1000億元,共籌集彩票公益金近1510億元,有力支持了社會福利、社會救助和社會公益事業發展。加強慈善組織能力建設,推動慈善組織公開透明,基本形成了以慈善文化、慈善組織、慈善政策、慈善募捐為基本架構,政府支持、社會舉辦、公眾參與的慈善事業發展格局。

    國際合作力度顯著加強,民政事業正以嶄新姿態“走出去”——

    總計開拓並執行了60個雙多邊國際合作項目,外方投入資金達4.2億元人民幣,項目涉及民政工作各領域。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民政工作站在嶄新的歷史起點。我們有理由相信,民政事業這艘航船必將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方向的指引下,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偉大征程中,再鑄新的輝煌!

 
 
 相關鏈結
· 民政部和河南省決定共推中原經濟區民政事業發展
· 民政部發佈2012年1月份全國民政事業統計數據
· 兩部門通知印發"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