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廣州創新“只徵不轉”徵地模式保護城市“綠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4月12日 16時00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廣州4月12日電(記者烏夢達)記者從廣州市國土房管局了解到,該市為協調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而創新的“只徵不轉”徵地模式已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廣州將投資超過60億元,通過徵地不改用途的方式保護萬畝果園這一“廣州綠肺”。

    廣州市國土房管局介紹,位於廣州市中心的海珠區的萬畝果園,總面積近兩萬畝,是廣州面積最大的濕地,被稱為“廣州綠肺”。但由於萬畝果園保護區開發建設受到嚴格限制,保護區範圍內村、社並不能像其他地方一樣靠引進工業等方式謀求發展,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制約,與周邊村、社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越拉越大,農民“蠶食”果林進行經營開發衝動越來越強烈。

    政府“保肺”和村民“保胃”矛盾凸顯,土地執法工作壓力日增。為此,廣州探索性提出對萬畝果園“只徵不轉”的保護模式。

    據介紹,“只徵不轉”,是對城市規劃區範圍內成片用於生態、農業用途的非建設用地依法定權限收為國有,但不改變其原有用途,不佔用城市建設用地規模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指標。這樣既有利於加強對中心城市生態綠地的保護,又有效破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區用地規模不足的難題。

    廣州市國土房管局負責人介紹,這一模式已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國土資源部共批復廣州市此次“只徵不轉”徵收農民集體所有農用地790公頃,其中耕地43公頃、園地684公頃、其他農用地63公頃。廣州市國土房管局表示,將嚴格落實“只徵不轉”政策,確保基本農業用地不被挪為他用。為此,廣州市和海珠區兩級財政計劃將投入超過60億元資金,由政府統一進行規劃保護。

    記者了解到,在徵地範圍內,共有8個村、1萬多戶村民。廣州市國土房管局介紹,為保證失地農民的長遠生活,政府除高標準補償外,還給每個村民購買社保,同時按徵地面積10%比例落實經濟發展留用地、對失地農民採取就業指導和培訓,並在保護區內提供優先就業崗位等多種措施,保障被徵地農民生存和發展。 

 
 
 相關鏈結
· 江西:補償費用不到位不得實施徵地
· 2011年全國509人因違法違規強制徵地拆遷被追究責任
· 執法檢查組建議切實維護被徵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 甘肅省新規:被徵地80%以上的農民可轉為城鎮戶口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