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21日電(朱翃、仇逸)“這裡環境整潔,設施齊全,最關鍵的是醫生、護士的服務態度都很貼心。”一説起瑞金二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6歲的葉昌晨老伯就翹起了大拇指。
記者從上海市衛生局獲悉,截止到2011年年底,全市24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經全部實現了收支兩條線管理,社區醫療機構的趨利性得到有效控制,服務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彰顯了公益性,贏得了百姓認可。
上海市衛生局基層衛生處處長劉紅煒介紹説,通過收支兩條線的管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藥品等全部收入都及時上繳區(縣)專用賬戶;而支出則全部納入部門預算管理,醫務人員的收入在績效考核後由財政予以保障。“這樣,就切斷醫務人員個人收入與機構業務收入之間的直接關係,有效維護和保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公益性,最終使得人人都享有基本的醫療服務。”
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進收支兩條線管理以來,一線的醫護人員也逐步接受並肯定這一政策。沈世蜂是瑞金二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副主任醫師,在此工作已經20多年。“在進行收支兩條線的管理之前,所有的醫護人員都有很大的壓力和矛盾,因為我們所開出的診療費用是直接和我們的收入挂鉤的,開少了我們自己收入少得可憐,開多了又容易和患者發生矛盾,十分頭疼。”沈世蜂説,“現在施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後,我們就完全不用考慮診療費用和收入挂鉤的問題了;一心一意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服務內容豐富起來,把服務質量提高上去。”
“以前我這個主任真不好當,畢竟一百多號醫護員工的收入壓在我的肩上,要改善大家的收入狀況;但來社區衛生中心的又是老年人居多,對醫療費用很敏感,所以工作壓力真是大。”瑞金二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陶一眾説,“現在實施了收支兩條線,由政府來加大投入,落實‘托底’責任,實現政府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主導職能,那我們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就不用再考慮‘牟利’的問題,可以把精力放到如何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和健康管理的功能上。”
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施收支兩條線的管理之後,真正受益的還是普通百姓,特別是社區裏的老年人。73歲的王海生老伯在接受採訪時説,“現在社區醫院比一些大醫院都好。一方面我們來這裡掛號、看病很少需要排隊,醫生護士對我們也都很親熱,有問必答,把我們患者當自己家裏人,為病人著想;另一方面呢,這裡醫藥費相對都要便宜些,離家又近,我們看個病成本下降了很多。”據記者了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享受醫保的患者施行掛號免費,配藥零利差等優惠措施,因此近兩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診療人次不斷增加,而門診的均次費用卻在下降。2010年,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急診均次費用107.34元,是當年二三級醫療機構均次費用的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