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最高法院就首部證券期貨犯罪司法解釋答記者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5月22日 17時51分   來源:新華社

懲治內幕交易犯罪 維護資本市場秩序
——最高法院有關負責人就首部證券期貨犯罪司法解釋答記者問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記者楊維漢、崔清新)最高人民法院22日對外發佈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這部總共11條的司法解釋,是“兩高”針對證券、期貨犯罪出臺的第一部司法解釋,將於2012年6月1日正式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長裴顯鼎、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就司法解釋中規定的內幕信息知情人員,非法獲取內幕信息人員,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定罪處罰標準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社會危害大 查處難度大

    問:法院審理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犯罪案件情況怎樣?呈現哪些趨勢?

    答:近年來,我國證券、期貨市場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犯罪案件呈逐年增多態勢。截至2011年底,全國法院審結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犯罪案件共22件,其中2007年1件、2008年1件、2009年4件、2010年5件,2011年11件。通過對近5年來司法機關查處的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犯罪案件進行分析,呈現出以下特徵:

    一是社會危害大。證券、期貨犯罪涉案金額大,社會影響面廣,涉及投資者眾多,嚴重危及資本市場運行安全和經濟社會秩序。

    二是專業性強。資本市場關係複雜,技術手段先進,涉及證券、期貨、法律、會計、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等諸多領域,犯罪分子往往具有較深的專業背景,熟悉資本市場運行規則和信息技術手段。

    三是查處難度大。證券、期貨交易具有無紙化、信息化等特點,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互聯網、3G通信等先進技術傳遞信息和意圖,加大了事後取證的難度,導致實踐中查辦的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犯罪案件數量與實發案件數量相差較遠。

    明確劃定“內幕信息知情人員”範圍

    問:證券、期貨內幕信息知情人員的範圍是如何規定的?

    答:司法解釋中關於“內幕信息知情人員”的範圍援引了證券法、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規定,只是自然人,不包括單位。

    內幕信息知情人員包括“(一)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二)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三)發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四)由於所任公司職務可以獲取公司有關內幕信息的人員;(五)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以及由於法定職責對證券的發行、交易進行管理的其他人員;(六)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七)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人”以及“由於其管理地位、監督地位或者職業地位,或者作為僱員、專業顧問履行職務,能夠接觸或者獲得內幕信息的人員”。

    3類人屬於“非法獲取內幕信息人員”

    問:對於“非法獲取內幕信息人員”,司法解釋是如何規定的?

    答:司法解釋規定了三類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員:一是利用竊取、騙取、套取、竊聽、利誘、刺探或者私下交易等非法手段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員;二是具有特殊身份,即內幕信息知情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其關係密切的人員;三是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與內幕信息知情人員聯絡、接觸的人員。

    對於後兩類人員,只要從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或者洩露內幕信息導致他人從事與內幕信息有關的證券、期貨交易,相關交易行為被認定為明顯異常,且無正當理由或者正當信息來源的,就應當認定為非法獲取內幕信息人員。

    偵查機關需要通過時間吻合程度、交易背離程度、利益關聯程度等三方面綜合分析判斷是否屬於交易行為明顯異常。交易行為明顯異常,同時沒有正當理由和正當信息來源,才能説明被告人屬於非法獲取內幕信息人員。

    規定“不屬於從事內幕交易”情形

    問:司法解釋中為何規定了“不屬於從事內幕交易”情形?

    答:為保障被告人的抗辯權,防止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罪的適用對象被不當擴大,司法解釋借鑒了成熟資本市場國家和地區的做法,規定了不屬於從事與內幕信息有關的證券、期貨交易的情形:一是持有或者通過協議、其他安排與他人共同持有上市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收購該上市公司股份的;二是按照事先訂立的書面合同、指令、計劃從事相關證券、期貨交易的;三是依據已被他人披露的信息而交易的;四是交易具有其他正當理由或者正當信息來源的。

    交易成交額在50萬元以上屬於“情節嚴重”

    問: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罪如何認定情節嚴重?

    答:司法解釋從犯罪數額和犯罪情節兩個方面對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罪的情節嚴重認定標準作了規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情節嚴重:證券交易成交額在五十萬元以上;期貨交易佔用保證金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獲利或者避免損失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內幕交易或洩露內幕信息三次以上;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證監會主席郭樹清:相信中國資本市場會越來越好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 趙曉輝、劉詩平)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5日在列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相信中國資本市場會越來越好。他同時歡迎媒體對資本市場進行監督。

    郭樹清説,資本市場是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公開是第一位的,媒體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資本市場的工作,大家一起努力,相信市場會越來越好。 >>>詳細閱讀

劉金國:加大打擊內幕交易犯罪力度 維護群眾利益

     27日上午,監察部、公安部、證監會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近年來查處內幕交易案件工作情況。公安部副部長劉金國在新聞發佈會上強調,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加大打擊工作力度,遏制內幕交易等證券違法犯罪活動的發展和蔓延,切實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國家經濟安全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劉金國指出,2004年以來,公安部直接偵辦和組織地方公安機關查處“杭蕭鋼構”案、“廣發證券”案等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案件50起,涉案金額超過45億元,查實非法獲利高達22億余元,抓獲犯罪嫌疑人90余名,挽回經濟損失超過12億元。其中,公安部于2008年和2010年組織和部署12個省(市)公安機關先後啟動了“打擊證券犯罪集中行動”和“證券犯罪案件集中部署行動”,對20起社會危害嚴重的證券犯罪案件開展了集中打擊,查處了包括“上海祖龍”案、“黃光裕”案等一大批內幕交易案件。在偵辦謝風華等人涉嫌內幕交易案中,面對主要犯罪嫌疑人潛逃境外的不利情況,公安機關積極開展勸返工作,在全國公安機關“清網行動”期間,將謝風華從新西蘭成功勸返回國投案自首,查清了其全部犯罪事實,依法追究了其刑事責任。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張慶偉會見沈德咏 感謝最高法對河北關心和支持
· 最高法院全面推進人民法院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
· 最高法就我國第一部反壟斷審判司法解釋答記者問
· 強制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案件的規定發佈
· 最高人民法院:132項司法改革任務已完成103項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