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5月31日電(記者 何偉)《青海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6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青海省飲用水水源保護和管理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標誌著相關工作進入規範化、制度化的新階段。
青海省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是長江、黃河、瀾滄江和黑河等著名江河發源地,素有“中華水塔”和“江河源”之美譽。但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和地域面積等原因,省內水資源平均量少、分佈不均衡,導致水生態環境脆弱,水資源開發利用難度高。
據了解,《條例》對各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提出了嚴格要求。在保護區內禁止設置排污口;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已建的固體廢棄物和其他污染物堆放場所,依法責令限期拆除或者關閉;水源二級保護區不得排放污染物、傾倒生活垃圾等;水源一級保護區實行封閉管理,不得存在與供水和保護水源無關的項目。對於違反《條例》有關規定和飲用水水源保護禁止行為,也規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
青海省水利廳副廳長張曉寧説,《條例》從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規範了飲用水水源保護行為,完善了水源管理體制,有助於建立水源保護長效機制,填補了青海省飲用水水源保護立法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