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俄進一步深化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6月06日 17時16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
進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

    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邀請,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于2012年6月5日至6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在北京舉行了會談。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吳邦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分別會見普京總統。

    訪問期間,雙方簽署了一系列部門間、企業間重要合作文件,涵蓋工業、民用航空、傳統能源、核能、相互投資、旅遊、斯科爾科沃和中關村科技園區合作、出口信貸和保險、媒體合作等領域。

    一

    雙方回顧了新世紀以來中俄關係的發展歷程,對兩國各領域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感到滿意。

    雙方將致力於進一步加強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榮、世代友好的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恪守尊重彼此利益和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互不干涉內政,在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等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支持,互利共贏,不對抗的原則。兩國元首指出,這一方針是兩國外交最主要優先方向之一,符合兩國的根本國家利益,有利於實現兩國的發展繁榮,有利於維護地區及世界的和平、安全與穩定。

    雙方將進一步落實兩國領導人確定的未來10年中俄關係發展規劃。為此,雙方商定如下:

    ——保持密切高層交往,完善議會、政府及部門間合作機制;

    ——完成2009-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實施綱要,制訂並批准2013-2016年實施綱要;

    ——在中俄戰略安全磋商機制框架內加強雙方在地區以及全球問題上的溝通和協調;

    ——全面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努力在2015年前將雙邊貿易額提高到1000億美元、2020年前提高到2000億美元,同步提升經貿合作的質量,加強在投資、能源、高科技、航空航天、跨境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重點推動兩國戰略性大項目合作,擴大地方合作與企業交流;

    ——為進一步夯實雙邊關係的社會基礎,制訂中俄人文合作行動計劃,舉辦好2012年中國“俄羅斯旅遊年”和2013年俄羅斯“中國旅遊年”活動,推動兩國青年經常性交往,包括協商確定未來5年互派青年代表團機制,落實好莫斯科大學300名青年學生今年暑期來華研修計劃,向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以及其他雙邊社會團體提供協助;

    ——本著睦鄰友好、彼此理解、相互信任、平等互利的精神深化兩國邊境地區的合作,包括對國界線進行聯合檢查,落實邊境地區軍事領域相互信任和裁減軍事力量的措施,界河航行,對界河進行必要治理,保護環境,促進邊境地區協調發展,推進跨境基礎設施和邊境口岸建設;

    ——增進兩軍傳統友誼,深化兩軍各層次、各領域合作,開展旨在提高兩軍協同能力和促進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的聯合軍事演習;

    ——完善打擊跨國犯罪、反恐、禁毒等領域的現有合作機制,擴大司法及檢察機關的合作,繼續探討建立中俄執法安全合作委員會問題;

    ——在移民問題全面協作框架內完善條約法律基礎,以便利兩國公民合法往來,防範和打擊非法移民活動;

    ——通過密切協作,包括通過對等增設領事機構,維護兩國公民的合法權益。

    二

    雙方指出,國際關係正經歷快速深刻變革。國與國相互依存進一步加強,全球經濟治理機制改革深入推進。新興經濟體的作用不斷提升,世界多極化趨勢深入發展。應對當今全球性挑戰的必要性客觀上要求各國團結一致,開展各種形式的協作和互利合作。

    雙方主張,國際社會應在以下方面共同努力:

    ——政治領域,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各領域合作,促進在國際關係中確立法治原則,促進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加強聯合國核心作用,恪守《聯合國憲章》和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和準則,反對對其進行修改和肆意解讀的企圖,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各國人民獨立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堅持通過和平對話方式化解矛盾與分歧,反對干涉別國內政。

    ——經濟領域,開展合作、優勢互補,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互利、照顧彼此利益的方向發展,建立公正、公開、合理、非歧視的國際貿易體制,攜手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積極發揮國際和地區經濟金融組織的作用,挖掘聯合國、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的合作潛力。

    ——安全領域,以平等和互信為基礎開展合作,建立公平有效機制維護共同、平等、不可分割的安全,摒棄冷戰思維和集團對抗,反對繞開《聯合國憲章》動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

    ——人文領域,既保持民族特色,又相互借鑒。尊重文化多樣性,促進消除各國民眾之間的精神隔閡和意識形態偏見,努力建立真正的文明對話,將文化交流作為實現國際關係和諧的有效工具。

    ——環保領域,開展國際合作,利用創新技術走可持續增長的道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三

    雙方高度評價2011年至2012年中方擔任上海合作組織主席國期間取得的巨大成績,旨在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拓展經濟和人文交流的條約法律基礎顯著鞏固。由中方倡議舉辦的“睦鄰友好年”活動進一步確立了上海合作組織的基本理念,促進了上海合作組織各國人民之間文化傳統的相互借鑒。各方積極致力於弘揚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相互尊重的原則,使上海合作組織的威望和影響顯著提升。

    雙方認為,即將在北京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元首峰會將為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是本組織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加強其作用的重大舉措。

    雙方認為,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就保障地區和平與安全進一步深化合作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應在本組織框架內就地區安全問題,包括阿富汗問題定期舉行磋商,邀請觀察員國及其他有關各方參加。

    中俄兩國將通過落實能源、節能、交通、農業和高技術等領域的大型合作項目推動上海合作組織經濟合作。為給上述合作項目提供融資保障,雙方將繼續積極推動在專家層面探討組建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基金(專門賬戶)和開發銀行有關問題。

    雙方支持上海合作組織擴大同其他有關國家、國際組織的對話,重申堅持上海合作組織開放原則,重視有關國家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的願望,將加緊協商涉及擴員的法律、財務和行政條件。

    四

    雙方重申,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實現半島無核化,符合有關各方共同願望,實現這一目標對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安全至關重要。雙方堅決反對任何有損於朝鮮半島和平穩定和不利於實現半島無核化的行為,希望有關各國保持克制,避免半島局勢進一步複雜化。雙方認為,對話協商是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的唯一有效途徑。中俄呼籲有關各國早日重啟六方會談,以和平方式均衡解決有關各方關切,實現本地區長治久安。

    雙方重申,堅定支持維護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的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強調敘利亞局勢發展對中東乃至世界和平、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堅定認為,敘利亞危機必須通過衝突各方停止暴力,開啟全面政治對話,並在沒有外來干涉的情況下尋求公正、和平解決。雙方堅決反對通過外來武力干涉解決敘利亞危機的圖謀以及在聯合國安理會等場合強行推動“政權更迭”。雙方深信,國際社會必須加強協作,共同支持聯合國-阿盟敘利亞危機聯合特使安南的斡旋努力,敦促敘衝突各方立即停止武裝對抗,全面落實安南“六點建議”和平計劃及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為此,中俄雙方歡迎在嚴格遵守聯合國安理會2043號決議基礎上在敘部署聯合國監督團。

    雙方呼籲敘政府及所有反對派儘快開啟政治對話,努力推動敘局勢正常化,恢復敘國內安全和法律秩序。

    雙方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不贊同對伊朗採取過度施壓和單邊制裁行動,主張在伊核問題上積極勸和促談,通過對話與談判和平解決,防止局勢繼續朝對抗方向發展。尤其在阿富汗和西亞北非局勢總體動蕩的背景下,這將對地區各國以及國際社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雙方支持阿富汗成為和平、穩定、獨立、發展、沒有恐怖主義及毒品犯罪的國家。雙方歡迎上海合作組織給予阿富汗觀察員國地位。雙方認為,必須集中力量發展和完善上海合作組織等現有涉阿富汗事務地區合作機制,避免機制重疊造成效率低下。

    雙方強調,亞太地區在全球事務中的作用不斷上升。雙方歡迎加強地區一體化和多邊合作,指出該進程有利於加強國際關係多極化、民主化,維護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雙方指出,亞太地區仍存在諸多挑戰與威脅,要求地區各國共同努力加以應對。雙方認為,兩國的優先任務是,加強相互協作,推動兩國元首共同倡議,致力於在亞太地區構築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格局,以維護該地區各國共同利益,保持穩定與安全環境。雙方支持包括上海合作組織、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東亞峰會、東盟地區論壇、東盟與對話夥伴國防長會議、亞洲相互協作和信任措施會議、亞洲合作對話在內的地區組織、論壇和對話機制之間發展夥伴關係。雙方重申願在上述及其他多邊機制框架內密切協調。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俄羅斯聯邦總統

胡錦濤      弗·弗·普京

    二0一二年六月五日于北京

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

    6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出席兩國相關合作文件簽字儀式。新華社記者 劉建生 攝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記者郝亞琳 徐松)國家主席胡錦濤5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的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兩國元首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達成重要共識。雙方一致同意,進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促進共同發展,維護世界和平、安全、穩定。

    胡錦濤表示,近年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俄關係繼續保持積極健康穩定發展勢頭。兩國高層交往密切,雙方政府及各部門合作機制運轉良好,務實合作規模和質量同步提升,人文交流更加活躍,俄羅斯旅遊年活動順利開展,雙方在重大國際和熱點問題上保持密切協調和配合。

    胡錦濤指出,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同時,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中俄兩國發展振興既面臨重要戰略機遇,也面臨不少挑戰。中方願同俄方一道,堅持從戰略全局和長遠角度處理兩國關係,以積極落實中俄關係未來十年發展規劃為中心任務,加大相互支持,加深全面合作,加固中俄世代友好,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戰略協作,更好促進兩國共同發展,維護好兩國振興發展的和平國際環境。中俄關係發展得更好、更親密,對兩國人民是福音,對世界也是福音。 >>>詳細閱讀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俄總統普京

    6月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來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的俄羅斯總統普京。新華社記者 劉建生 攝

    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記者吳晶 海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6日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

    溫家寶説,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俄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出發,照顧彼此重大關切,在互信、互利、互助基礎上開展全方位合作,有效維護了兩國的根本利益,對世界格局變化産生了積極影響。中俄關係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和富有成果。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方願與俄方一道,堅持睦鄰友好,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在實現國家和民族振興的道路上攜手並進。

    溫家寶表示,國際金融危機給中俄帶來嚴峻挑戰,也為兩國關係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中俄的發展戰略契合度高,經濟互補性強。雙方要充分發揮兩國總理定期會晤等機制的作用,在貿易、投資、能源、高科技等領域進一步提升合作質量和規模,為兩國經濟建設提供新的動力。中俄要攜手推進上合組織框架內的經貿合作,使之惠及所有成員國,增強組織凝聚力和競爭力。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中俄關於當前國際形勢和重大國際問題的聯合聲明
· 中俄關於二戰結束65週年、全面深化關係聯合聲明
· 中俄關於全面深化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
· 中俄元首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65週年聯合聲明
· 《中俄元首莫斯科會晤聯合聲明》(全文)
· 中俄元首簽署關於重大國際問題的聯合聲明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