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的家
——解密“蛟龍”號水面支持系統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羅沙) 提起“蛟龍”號,大部分人腦中浮現的是那個圓頭圓腦的“小胖子”。在水下,它是深潛活動的“主角”,而出水後這個“小胖子”就要以完備的水面支持系統為依託。
水面支持系統,這個名字或許聽起來不那麼朗朗上口,但它是“蛟龍”號實現其功能的依託。載人潛水器是深潛活動的水下承擔者,水面支持系統則是水上承擔者。“蛟龍”號水面支持系統包括“向陽紅09”試驗母船,安裝在母船上的布放回收系統以及其他各種加裝的輔助設備。
“通俗來講,水面支持系統就是‘蛟龍’號的家,這個家建立在‘向陽紅09’試驗母船上”,“蛟龍”號水面支持系統副總設計師余建勳説,“算年齡的話,這艘船已經30好幾了,算得上是中國船舶界的‘名人’”。
為了給“蛟龍”號一個溫馨舒適的家,中船重工701研究所對這艘“老爺船”進行了重新設計,這個來自湖北武漢的團隊為“向陽紅09”船加裝了局域網、視頻監視系統以及一系列專用裝備,載著“蛟龍”號迎風破浪,幹起“下五洋捉鱉”的活。
現在的“向陽紅09”船,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尾部那個巨大的A字形橘紅色起重臂,專門負責將“蛟龍”號布放入海或從海中回收。“我們管它叫‘A形架’”,余建勳説:“海況不好的時候,‘蛟龍’號這個‘小胖子’在布放或回收時常常就不那麼容易馴服,A形架將這小子的鼻子牽住,腦門摁住,再準備兩個大鉤子,將‘蛟龍’號往鉤子裏一挂,它就動彈不得了。”
據介紹,A形架具有用於多種潛水器作業的能力,除載人潛水器外,還可用於布放回收重型水下機器人和深海拖體作業,只需更換導接頭即可。同時具有較高海況作業的能力,實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出色。“5000米級海試中,我們曾成功在4級海況下回收潛水器,”余建勳説。
水面支持系統中,輔助設備系統用於完成載人潛水器在母船上的係固存放、轉運和日常維護,以及布放回收聲學吊陣,是潛水器在母船上活動的主要支持設備。“例如在下潛試驗中,聲學通信系統保證了潛水器和家裏的暢通通信,不僅通信機性能好,還可以實時傳輸聲音和圖片。此外,超短基線定位系統的裝備更讓母船得以隨時知道‘蛟龍’號離家的距離和方位,”余建勳説。
“布放回收系統與輔助設備協同作業,組成了載人潛水器布放、回收、存放的作業流水線,”余建勳總結説:“這就是‘蛟龍’號入水、出水和出水後一刻也離不開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