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記者林暉、鄒欣媛)甘肅定西、河西和寧夏西海固地區,氣候乾旱,土地貧瘠,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稱。自從1982年國家啟動“三西”扶貧建設以來,經過30年的艱苦努力,這片土地改寫了“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歷史,飽經苦難的人民正在告別苦瘠,迎來新生。
第一個十年:初步改變貧困面貌
都説當年“三西”地區窮,到底有多窮?土生土長的西海固作家火仲舫這樣描述:“有的農民家裏就一個碗,老爺爺先吃,吃完兒子吃,然後兩個小孩吃,再是女人吃。小孩沒有衣服穿,光著屁股,只用個繩子在腰裏係著,冬天凍得直打顫。”
1982年,西海固地區遭受了嚴重旱災,農民人均有糧僅88公斤,人均純收入44元,70%的農戶不能維持溫飽。而以定西為代表的甘肅省中部乾旱貧困地區,農村貧困面更是達到74.8%。
面對嚴峻形勢,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從1983年開始,由中央財政每年撥出2億元專項資金,用於“三西”地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在建設方針上,堅持“有水走水路,無水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即有條件的地區通過興建水利工程解決生産生活用水問題,乾旱地區以梯田建設發展旱作農業,“水旱不通”地區則開展勞動力轉移或移民搬遷。
通過10年建設,“三西”地區貧困面貌得到初步改變。
甘肅河西商品糧基地初具規模,糧食總産由1982年的17.1億斤增加到22.8億斤,基本實現了糧食省內自求平衡。中部乾旱地區貧困狀況明顯緩解,全省貧困人口由1982年的1254萬人減少到1992年的547萬人,農村貧困面由74.8%下降到28.9%。
在寧夏,到1992年,西海固地區糧食産量達到4.5億公斤,比1982年增長2.1倍。農業總産值和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分別是1982年的4.56倍和2.88倍,人均佔有糧食從88公斤增長到231公斤。在短短10年間,貧困人口下降了60個百分點。
第二個十年:基本解決溫飽問題
“三西”地區農業生産條件差、底子薄,迫切需要國家給予更多的扶持。1992年,中央作出了“三西”農業建設延長10年的決定。
這個十年,“三西”建設堅持開髮式扶貧的方針,努力改善農村基本生産生活設施,著力解決貧困群眾溫飽問題。修梯田、打水窖、建基地、搞勞務……一個個建設項目在“三西”地區熱火朝天展開。
甘肅“兩西”地區提出“四個一”的目標:即貧困農戶達到人均1畝基本農田,戶均1畝林果園、戶均出售1頭商品畜、戶均輸出1個勞動力。寧夏在1994年制訂了“雙百扶貧攻堅計劃”,即“用7年時間,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在西海固地區近100個貧困鄉(鎮)實施扶貧攻堅,力爭基本解決1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
到了2000年,甘肅全省10個貧困市州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92年的325元增加到2000年的1334元,人均佔有糧食由152公斤增加到350公斤,貧困人口由547萬人減少到68萬人(不含128萬返貧人口)。
在寧夏,西海固地區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92年126.7元增長到2000年的987.3元,人均佔有糧食從231公斤增長到513公斤,絕對貧困人口數量降至52.7萬人。
自此,“三西”地區貧困農民溫飽問題基本解決。
第三個十年:加快脫貧走向致富
2001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正式發佈。綱要提出,要集中力量,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進程,把我國扶貧開發事業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在這個十年,甘肅繼續堅持改善貧困地區農業生産條件,集中“兩西”專項資金,整合其他“三農”資金,幫助“兩西”地區培育和建立有地方優勢條件的主導産業,帶動千家萬戶發展商品生産。同時,結合退耕還林、還草,積極扶持群眾發展林牧業及其深加工,增加經濟收入,為脫貧致富奠定基礎。
寧夏通過整村推進、産業扶持、項目入戶等一系列辦法,促進貧困地區産業發展。中南部的灘羊、紅棗、硒砂瓜和草畜、馬鈴薯、冷涼蔬菜、勞務等産業已經成為促進困難群眾脫貧增收的支柱産業。
到2010年,甘肅“兩西”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18元,“十五”以來年均遞增33.6%;寧夏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82年的44元增加到2011年的3964元,增長了90倍。
曾任寧夏固原市原州區清河鎮鎮長的王懷淩感慨地對記者説:“現在家裏來客人,老百姓會殺雞或羊羔招待,農民的生活水平真是大大提高了。”
進入新時期,“三西”地區更多地被一個新名詞所替代——六盤山連片特困地區。作為國家劃定的14個連片特困地區之一,到今年年底前,六盤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開發攻堅規劃將公佈並實施。可以預見,“三西”扶貧開發又將邁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