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凱旋之際訪海試現場總指揮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16日 17時54分   來源:新華社

中國“蛟龍”任重道遠
——“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凱旋之際專訪海試現場總指揮劉峰

    新華社山東青島7月16日電(記者羅沙 劉奕湛)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圓滿完成7000米級海試全部任務後,于16日回到山東青島。在“蛟龍”號成功完成從1000米級到7000米級的全部海試任務,即將進入試驗性應用階段之際,“蛟龍”號項目總體組組長、海試現場總指揮劉峰就相關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採訪。

    培訓潛航員是下階段重要任務

    記者:“蛟龍”號在完成全部1000米級到7000米級海試任務後,下一步將有什麼計劃?

    劉峰:“蛟龍”號在7000米級海試中創造了我國載人深潛新紀錄,實現了我國深海技術發展的新突破和重大跨越,標誌著我國深海載人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本次海試取得了寶貴的海底地質樣品、生物樣品、沉積物樣品和水樣,以及大量的海底影像資料,這是目前世界科學家利用載人潛水器首次在馬裏亞納海溝7000米深度海底獲得的第一手寶貴資料,充分證明了“蛟龍”號所具備的優越海底作業能力。

    海試階段完成後,“蛟龍”號將進入為期3年的試驗和應用相結合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內,“蛟龍”號將逐步開展試驗性的應用,同時對操作規程等進行進一步改進。

    目前我國自行培養的、能夠駕駛“蛟龍”號的職業潛航員只有兩名,因此選拔和培養我國潛航員隊伍將是接下來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任務。“蛟龍”號潛航員的選拔標準相當嚴格,除了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膽大心細、在艙內動作靈敏,同時還要精通工程、海洋等專業知識。目前我國潛航員經過的培訓,光教材摞起來就有一米多高。從明年開始,我國將計劃選拔和培訓一批潛航員,在專業、性別互補方面做一些考慮。只要滿足條件,性別不會成為選拔潛航員的障礙。

    7000米設計深度的設定是中國人智慧的體現

    記者:在美國導演卡梅隆駕駛載人潛水器到達馬裏亞納海溝萬餘米深海底後,“蛟龍”號突破7000米深度的意義在哪?

    劉峰:2002年“蛟龍”號立項的時候,很多人認為深度目標設定在三至四千米就足夠了,也有人認為要搞就搞1萬1千米深度的載人潛水器。在我看來,“蛟龍”號最終確定7000米深度目標,是中國人智慧的體現。1萬1千米的全海深作業型載人潛水器,我們不是不能做,但是難度較大。從十年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要研製1萬1千米潛水器,我們的國力乃至國際上的技術水平都很難支撐,需要我們花很多很多倍人力、財力、物力才有成功的可能,在投入上很可能得不償失。

    也有人曾經認為7000米深度的海底是一片荒漠,沒有探索的價值。但“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已經發現馬裏亞納海溝7000米深度存在生物多樣性和地質多樣性,展示了國際科學界尚未揭開的深海奧秘。

    從立項到成功完成海試,“蛟龍”號的全部投入僅僅為4.7億元人民幣。而7000米深度的突破,使我國具備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處開展科學研究、資源勘探的能力,也推動世界深海技術往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將不斷提高國産化率但並不會全部國産

    記者:目前“蛟龍”號走的是自行研發、自主集成的道路,今後是否有全部國産化的計劃?

    劉峰:中國載人深潛,走的是一條集成創新、跨越發展的道路。目前“蛟龍”號大概有40%的零部件是進口的,今後國産化率會不斷提高,但並不是要實現全部國産。

    從世界範圍來看,深海技術並不是一個國家可以獨立全面掌握的,也沒有那個必要。俄羅斯的“和平”號載人潛水器,載人球艙當初並不是俄羅斯製造的。俄羅斯擁有相應實力後,“蛟龍”號的載人球艙卻是他們製造。而美國“阿爾文”號載人潛水器,其一整套通信定位系統是法國製造的。在全球技術大融合的背景下,一個國家單打獨鬥的難度大,財力要求也大。世界載人深潛界有著良好的合作氛圍,作為民用項目,載人潛水器採用一部分國外技術,從成本效益和時間效益來看都是一種比較好的途徑。

    在世界載人深潛界,實力決定著各國的話語權,而採用集成創新的方式並沒有影響我們在世界載人深潛界地位的迅速提升。好比孩子喜歡跟自己年齡大的孩子玩耍一樣,直到“蛟龍”號3000米級海試成功後,我們才開始陸續收到國外同行的邀請,得以參觀“鸚鵡螺”號、“阿爾文”號等世界知名潛水器。而在日本“深海6500”潛水器下水20週年慶祝活動上,唯一受邀參加的兩名國際專家中,就有一名來自中國“蛟龍”號團隊。

    試驗母船成為目前最大“軟肋”

    記者:“蛟龍”號投入試驗性應用還面臨著哪些主要問題?

    劉峰:從整體來説,“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項目由潛水器本體和水面支持系統組成,其中潛水器和潛航員的安全以及海上作業效率的提高需要一定的船舶條件。目前來看,我們的船舶只能説基本滿足試驗母船要求,用於潛水器日常應用的話,其海上作業效率將大打折扣。

    “向陽紅09”試驗母船作為一條超齡服役的“34歲老船”,雖然經過了改造,但先天不足仍十分明顯,與新設計專用船相比差距較大。其尾部幹舷在滿載情況下達到4.3米,造成風浪稍大就很難安全布放和回收潛水器。相比之下,國外專業的潛水器工作母船,尾幹舷高度最多不會超過3米。

    此外,“向陽紅09”船沒有專業的潛水器庫房,對潛水器維護帶來很大困難,而潛水器整日在甲板暴曬讓其部件壽命難以保證。船隻噪音大,嚴重影響潛水器通信系統。沒有裝備動力定位系統,達不到潛水器工作母船的狀態。

    目前,發展改革委已經批准立項,為“蛟龍”號建造一艘全新的工作母船,我們期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造出來。當“蛟龍”號結束3年的試驗性應用階段後,可以正式交付到新的工作母船上使用。

 
 
 相關鏈結
· "蛟龍"猜想──"蛟龍號"業務化應用關鍵熱點解答
· "蛟龍"號從這裡駛向大海--探尋"蛟龍"號背後故事
· 執行載人7000米級海試任務的“蛟龍”號返抵青島
· 蛟龍歸來,下一站駛向哪?—訪"蛟龍"總體設計者
· 穿山入海似蛟龍——我隧道建設水平躋身世界前列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