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8月27日電(記者陳煒偉、于文靜)建設歷時34年的三北防護林體系經過四期工程,已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2647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2.4%。三北五期工程也經國家批復正式啟動,規劃投入規模逾900億元。
這是記者從27日在山西朔州召開的三北防護林四期工程總結暨五期工程啟動大會上了解到的。
1978年啟動的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植樹造林工程,建設期限長達73年,分八期實施。規劃力爭到2050年,工程區森林覆蓋率提高到約15%。
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在會上介紹,自2001年開始歷時10年的三北四期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積790.9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提高近4個百分點,是投資力度最大、建設速度最快、綜合效益最好的建設時期。
據介紹,三北四期工程堅持以防沙治沙為主攻方向,共營造防風固沙林158萬公頃,期間三北地區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向“人進沙退”的重大轉變,毛烏素、科爾沁兩大沙地擴展的趨勢實現全面逆轉。此外,三北四期工程共營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150多萬公頃,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3.2萬平方公里,工程區水土流失程度明顯減輕。
三北四期工程雖取得巨大成就,但三北地區仍是我國林草植被最短缺、生態狀況最脆弱的地區。據了解,三北地區現有沙化土地面積143.8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138.5萬平方公里,分別佔全國的83%和39%,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是三北地區最突出的生態問題。
根據國家批復的三北五期工程規劃,到2020年,工程區需完成造林1647.3萬公頃,新增森林面積988.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2.27個百分點。與前四期工程相比,五期工程建設內容更加豐富,任務更加繁重。
趙樹叢表示,三北五期工程建設必須繼續把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作為主攻方向,加強黃河、遼河、海河、灤河等重點地區水土流失治理,集中力量抓好科爾沁、毛烏素、呼倫貝爾、渾善達克等四大沙地治理,依法劃定封禁保護區,從源頭上減輕風沙和水土流失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