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處處是天塹 今朝紛紛變通途——
重慶直轄市15年交通變遷紀實
新華社重慶9月3日電(新華社記者韓振 周凱)重慶,山巒層疊,江河交錯。1997年設立直轄市時,最遠的區縣到主城需要3天。行路難,難於上青天。
15年間,重慶抓住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短板,促使天塹變通途。“半小時主城”“四小時重慶”“八小時周邊”——重慶正成為長江上遊綜合交通樞紐。
半小時主城
直轄之初,重慶主城的渝中半島只有兩條主幹道。前來重慶讀大學的蔡宇清晰地記得,他當年從重慶主城僅有的一座火車站菜園壩出站後,又乘坐了一輛公交車,用了一個半小時才到達位於沙坪壩區的學校。
畢業後,他留在重慶成為了一名大學教師。如今他每天上班要跨越四個區——九龍坡區、渝中區、江北區和渝北區,乘輕軌轉公交車僅需半小時左右即可到達學校。
短短15年,重慶主城交通已經從單一公交時代跨入到立體換乘時代。隨著一批新建城市道路、橋梁、隧道、輕軌陸續建成,重慶的城市交通載體更加豐富,通行更加舒暢,“半小時主城”的目標基本實現。
據市建委介紹,目前主城城市道路通車總里程達到3600公里,道路網密度達到6公里/平方公里,加之26座跨江大橋和11條穿山隧道的緊密銜接,城市幹道平均每小時車行速度達到30.12公里。
軌道交通的發展也讓市民的出行更加便利。目前,重慶軌道交通一號線、二號線、三號線相繼投入運行,預計到2015年底,重慶將建成軌道交通線路208公里,日均客運量超過200萬人次。
四小時重慶
直轄之初,重慶只有一條114公里長的成渝高速公路。如今,重慶相繼建成高速公路項目20多個,國家高速公路網在境內的項目全部建成,高速公路突破2000公里,密度2.4公里/百平方公里。
15年來,重慶高速公路開工項目之多、通車里程之長、在建規模之大前所未有。目前,重慶“二環八射”高速公路全面建成,比原計劃提前了10年。
“二環八射”高速公路骨架網建成後,重慶又啟動“三環十射多聯線”中新的1000公里高速公路建設。高速公路建設,架起了重慶連接內外、溝通四海的交通“主動脈”,使“內陸開放高地”加速崛起。
直轄後,重慶還啟動縣際聯網公路和鄉村公路建設,解決了邊遠區縣的交通瓶頸問題,2500多公里的縣際公路,7萬餘公里新改建的農村公路,讓廣大群眾享受到了交通的方便和快捷。
八小時周邊
直轄15年來,重慶“水陸空”三駕馬車齊頭並進,讓重慶的對外通道全線貫通。
直轄之初,重慶只與鄰省的成都建立了高速通道。如今,渝湘高速、渝黔高速等快速通道相繼打通,重慶至昆明、貴陽、西安、武漢、長沙等周邊省會城市最多只需要八小時。
直轄之初,重慶鐵路僅有“一樞紐三幹線一支線”,即襄渝鐵路、川黔鐵路、成渝鐵路等3條幹線鐵路和萬南鐵路1條支線鐵路。如今,重慶形成了“一樞紐五幹線二支線”,運營里程從1997年的651公里增加到1342公里。
直轄之初,重慶雖坐擁長江“黃金水道”,但航運條件十分落後。如今,重慶新建碼頭、疏通航道、改造船舶、成立航交所——“黃金水道”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重慶港口吞吐量和貨運量雙雙邁入億噸大關,成為長江上遊“億噸大港”。重慶也成為長江上遊唯一擁有水運一類口岸、保稅港區和5000噸級深水航道的地區,多項水運指標位居全國內河首位。
直轄之初,重慶境內僅有一個年旅客吞吐能力120萬人次的江北機場。如今,重慶形成了江北、萬州、黔江“一大二小”機場格局,江北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905萬人次,通航城市達到93個,其中國際(地區)城市19個,國內航線實現了省會城市全覆蓋。
8.24萬平方公里,三個月換一次城市地圖,短短15年間,重慶——這座年輕的直轄市,就初步建成城市交通提速、農村路網完善、對外通道暢通的長江上遊綜合交通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