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全面建設現代後勤—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綜述之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9月11日 17時52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新華社記者

    “現在搞演習,再也不用為後勤保障煩神了。”南京軍區某裝甲旅參謀長朱大治説。

    在這個旅剛剛參加的實兵對抗演習中,雖然部隊遠程機動挺進陌生地域,但無論是車輛油料、官兵給養,還是武器彈藥、官兵救護,全都得到了充分及時的保障。

    後勤保障就是戰鬥力。2007年10月,“全面建設現代後勤”寫入黨的十七大報告,成為引領新世紀新階段我軍後勤建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同年12月,中央軍委頒發《全面建設現代後勤綱要》,明確提出全面建設現代後勤目標任務。全軍後勤積極推進保障體制、保障方式、保障手段和後勤管理等領域創新發展,後勤綜合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以聯合作戰體系建設為牽引,保障體制逐步向一體化推進

    2007年新年剛過,經中央軍委批准,濟南戰區正式實行大聯勤體制。在此基礎上,大聯勤體制在全軍迅速有序推廣。

    保障體制一體化,打破了傳統的自成體系、條塊分割的格局,逐步構建起三軍一體的後勤指揮體系、結構合理的後勤力量體系、高效順暢的聯勤運行體系,保障打贏現代戰爭的能力顯著提高。

    近5年來,全軍先後出動244.4萬兵力,組織民兵預備役782萬人次,派出飛機6700多架次,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在對重大任務實施聯合保障的過程中,聯勤體制發揮出了效力——

    在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中,三軍和武警部隊14.6萬名官兵應急馳援,聯合保障任務極其繁重。在統帥部授權下,成都軍區統一組織指揮三軍保障力量,統一籌劃分配三軍保障資源,統一歸口呈報三軍保障需求,始終保持後勤保障順暢高效。

    在玉樹抗震救災和舟曲泥石流救災中,全軍數萬官兵八方馳援,提出了特殊環境下保障聯合行動的新課題。蘭州軍區負責對所有進入災區的部隊實施聯合投送、統一編組、集中調配、聯勤保障,整個救災後勤保障指揮高效、行動迅速、運轉順暢。

    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重大活動的安保工作中,任務部隊依託現行統分結合的保障體制,科學籌劃和運用保障資源,全面提高伴隨保障和應急保障能力,為完成提供了及時有力的保障。

    目前,我軍正以聯合作戰體系建設為牽引,以總部和大單位建設為重點,穩步推進保障體制一體化進程。各類保障力量、保障單元、保障要素融合集成,戰略、戰役、戰術後勤保障能力協調發展,各個方向、各種樣式的後勤準備相互策應,三軍保障力量形成整體。

    以軍民融合式發展為途徑,保障方式加快向社會化拓展

    2011年10月,《軍隊保障社會化“十二五”規劃》頒佈施行。根據這一規劃,到“十二五”末,我軍將基本完成後勤保障社會化,其他保障社會化取得實質性成果,在更廣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將軍隊保障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之中,初步構建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軍隊保障體系。

    軍隊後勤保障社會化,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逐步興起的。進入新世紀以來,我軍在駐大中城市的軍以上機關和非作戰部隊,推進以飲食保障、營房保障、商業服務社會化和職工管理制度改革為重點的生活保障社會化,並逐步拓展到公務用車、醫療保障、被裝籌措、油料保障、通用物資儲備、非公務電話通信保障、軍人子女教育社會化等方面。

    今天,全軍有1600多個單位、60多萬人飲食保障由社會承擔,5200多個營區實行物業管理,1300多個單位的油料供應實行社會化保障,10多萬正式職工參加地方醫療保險就醫,小遠散單位的16萬軍隊人員門急診由社會醫療機構提供保障,96%的軍隊被裝物資由社會提供。

    保障方式社會化的新拓展,把後勤保障需求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之中,拓寬了投入較少、效益較高的保障路子。

    目前,為適應軍民融合發展的新形勢,我軍正進一步拓展保障方式社會化,努力構建軍地一體的戰略投送力量,完善寓軍於民的物資儲備佈局,形成軍地一體的戰場交通設施,建立軍民結合的軍事物流體系。

    以提高信息化水平為方向,保障手段不斷向信息化邁進

    2010年年6月1日,中央軍委批准總後勤部《關於在全軍推廣軍人保障卡的意見》,標誌著全軍又一重點工程——軍人保障卡推廣工作正式啟動。

    軍人保障卡,一卡走軍營。這種卡通過存儲我軍人員信息和後勤業務信息,實現了軍人供應保障身份確認和持卡發薪、持卡消費、持卡就醫等10項功能目標。

    與“人流”的信息化相同步,以“物流”為重點的信息系統建設也實現了重要突破。全軍物流信息系統的後方倉庫、戰儲管理和後勤裝備管理3個信息系統先行建設已經完成,被裝、油料、運輸、採購、藥材等物流分系統建設已經展開,一個基於統一技術體制和集成運行平臺,縱貫後勤機關、保障實體、受供部隊,橫跨軍地物流業務主管部門,融合物資保障全要素、全流程的物資保障大系統,正逐步建成。

    信息化程度更高的後勤裝備,成為保障力生成的“倍增器”。在研製配發第二代後勤裝備體系的基礎上,我軍構建起涵蓋不同層次和各軍兵種的11大類、139種、212型裝備的新型後勤裝備體系,建立起野戰後勤指揮、野戰貨場物資可視、機動目標跟蹤、野戰輸油管線指揮控制、遠程醫療等多個後勤裝備信息化系統,信息化裝備比例提高7倍以上。

    今天,後勤保障設施物聯網建設已納入日程,我軍物資保障信息化建設進入建設加速發展的快車道,“後勤保障需求實時可知、保障資源實時可視、保障活動實時可控”的目標即將實現。

    以實現投入較少效益較高為尺度,後勤管理穩步向科學化轉變

    通用物資的公開招標,節約經費15%以上;開展軍隊資源節約活動,“十一五”期間全軍部隊節水2.75億噸、節電12.9億度;嚴格程序、精打細算,全軍後勤系統涌現出一批“紅管家”“鐵算盤”……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國防費雖然有了一定的增長,但全軍各級進一步強化艱苦奮鬥、勤儉建軍的思想,不斷提高後勤建設和保障的質量效益。

    後勤管理科學化,有效提高了後勤建設的質量效益,大幅提升了部隊的供應保障水平。“十一五”以來,官兵工資福利、穿著水平、伙食質量、住用條件等生活待遇有了較大改善:

    ——參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調整改革軍隊工資制度,全軍官兵工資收入水平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明顯提高。

    ——部隊一類區一類灶伙食費標準增長50%,官兵吃上國家糧食標準最高質量等級的米麵油豆。全軍官兵換發07式軍服,軍服保障水平跨入世界軍隊先進行列。

    ——建成了一大批功能配套、安全防護、信息智慧、生態低碳、軍營文化特色鮮明的現代營房,較好地滿足了官兵訓練、工作、學習和生活需求。

    ——普通士兵醫療保障標準5年增長30%,保障用藥品種擴大到2135種,各種耗材增加到702種,18萬官兵就近就便醫療。

    ——建立起以軍人傷亡保險、軍人退役醫療保險和未就業隨軍配偶社會保險為基礎的軍人保險保障體系,解除了官兵的後顧之憂,極大地增強了全軍官兵的榮譽感、自豪感。

    2011年伊始,總後勤部下發《整體推進全面建設現代後勤試點目標任務框架》,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面建設現代後勤任務”。

    目標任重道遠,使命催人奮進。全軍後勤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為主線,著眼提高信息化條件下後勤保障能力,努力開創現代後勤建設的輝煌前景。

 
 
 相關鏈結
· 2012高考:軍隊將招收115名飛行和刑偵專業國防生
· 解放軍報:在更高起點上推進國防軍隊現代化建設
· 梁光烈會見意大利國防參謀長和波蘭軍隊總參謀長
· 黨中央、中央軍委推進國防和軍隊發展60年紀實
· 如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