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9月21日電(記者羅輝、李鈞德)金秋九月,記者到河南省鶴壁市農科院採訪,看到該院辦公樓中廳的大屏幕上,不時閃動著一連串的數字;屏幕右上角,幾片深綠色的玉米葉不停地搖曳晃動,仿佛在向記者招手。
七十六歲的著名玉米育種專家、鶴壁市農科院院長程相文告訴記者,屏幕上顯示的數字是分佈在全市的60個田間監測點的地表溫度、風向、空氣濕度、土壤墑情等農田生態環境參數,這些信息都是由裝設在田間地頭的特殊“探頭”實時監測並傳輸過來的。
幾分鐘後,屏幕右上角的視頻畫面開始變大,一個比小孩胳臂還粗的玉米穗清晰地顯示在大屏幕上。程院長介紹説,這是從位於浚縣王莊鎮西棗林村監測點傳來的實時畫面。
“通過這些裝設在田間地頭的‘探頭’,科研人員足不出戶,就可以直觀、清楚地看到大田作物的長勢、生長環境和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時提出各種有效預防和應對措施,然後再通過農村大喇叭傳達給農民,指導他們科學安排生産。有了這些東西,今後農民種地就可以不再‘靠天收’了。”説起這些“探頭”的好處,程相文院長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鶴壁市氣象局局長張睿光告訴記者,程院長所説的這些探頭和監測傳輸儀器,全稱叫“星陸雙基遙感農田信息協同反演技術”。這一技術通過將衛星遙感技術與地面傳感、無線通信技術有效結合,實現了農田生産環境和作物生育期、苗情、長勢以及災情等的可視化,讓農業專家足不出戶就可以直觀、清楚地觀察到大田作物的長勢、生長環境,從而為實現農業生産的信息化、智慧化,科學防災減災打下良好基礎。
據張睿光介紹,鶴壁是全國5個糧食整市推進高産創建試點市之一。為了充分挖掘糧食增産潛力,市裏一方面不斷加大投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另一方面積極推廣各項現代農業技術。2010年初,市委、市政府根據糧食生産受災害性天氣影響較大、“靠天收”的實際情況,把氣象服務與防災減災作為糧食高産創建的重要舉措,高標準建設了“氣象防災減災與保障中心”,並和國家相關科研部門合作,將國際先進的“星陸雙基遙感農田信息協同反演技術”應用於農業生産,實現了區域內農情監測信息化、數字化、可視化。
此外,鶴壁市還撥出專款,購置人工影響天氣用火箭發射架9台、高射炮7門,組成可控制全市近一半面積的防雹、增雨作業火力網,為抗旱減災、緩解水資源短缺、改善生態環境提供技術保障。
這些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受到了農民的歡迎。在鶴壁市農村採訪,提起莊稼地裏的“探頭”,幾乎所有的農民都知道。在浚縣王莊鎮西棗林村,村民趙清武興奮地告訴記者:“這玩意兒可管用了,地裏旱沒旱,澇沒澇,生沒生蟲,它都能很快知道,比我們自己去地裏看的還清楚、明白。有時候地裏生了蟲,我們自己還不知道,科研人員已經從探頭裏發現,告訴我們要採取哪些防治措施了。”説起“探頭”的好處,趙清武如數家珍。
鶴壁市委書記丁巍告訴記者,這些高科技的技術保障措施,給鶴壁市糧食高産創建示範區內的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據丁巍介紹,2011年,在連續5個月沒有有效降水的情況下,該市建設的5萬畝連片糧食高産創建示範區,小麥、玉米平均畝産分別達到615.6公斤、751.5公斤,創兩項全國同面積高産紀錄;2012年,該市小麥高産創建再創新紀錄,浚縣新鎮鎮5萬畝示範區平均畝産625.5公斤、淇濱區鉅橋鎮萬畝核心區平均畝産697.1公斤。鶴壁市也因此成為全國糧食生産先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