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內蒙古"十二五"將建2000個村級"互助養老幸福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05日 07時11分   來源:經濟日報

    內蒙古自治區正在積極探索農村牧區空巢老人養老新模式,“十二五”時期全區將集中建設2000個村級“互助養老幸福院”,力爭解決農村牧區20萬戶、40萬人的養老問題,實現農村牧區貧困老人、獨居老人60%以上集中養老,基本實現農村牧區養老服務全覆蓋。

    內蒙古是我國人口高老齡化的地區之一,農村牧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150萬人,佔城鄉老年人口總數的47.8%。其中,貧困老年人口57.1萬,佔農村牧區低保對象的50%。

    烏蘭察布市化德縣自然條件差,是國務院確定的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縣。全縣60歲以上貧困老人及五保、傷病殘人員達到1.4萬人,佔農村常住人口的23%。這些空巢老人收入都不高,生活來源大部分依靠低保、退耕還林補助、糧食補助等政策補貼。為了既不給老人增加額外負擔,政府又能承擔得起,2010年至今,化德縣選擇條件適宜的中心村建立27所“互助養老幸福院”,集中解決了5000多名農村老人養老問題,探索出一條貧困地區破解農村牧區養老難題的成功路徑。

    該縣採取“集中居住,就近養老,統一管理,分戶生活”的運行模式。“集中居住”,是指通過整合項目,捆綁資金,集中建設或改造幸福院,給每戶入住老人分一套31.3平方米的小型住房;“就近養老”,就是將同村的老年人集中在同一個幸福院中,保持原有的人際交往;“統一管理”,是指幸福院由政府出資建設,村委會統一管理和服務,老人可以無償居住,子女沒有繼承權;“分戶生活”,就是入院老人可以根據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口味自行調劑伙食,救濟款物分到每家每戶,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由鄰居進行互幫互助。

    這批“互助養老幸福院”中的老年人生活保障,由民政部門提供取暖用煤和糧油補助,統一發放低保、五保生活費等,其餘靠社會公益資助。據化德縣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一養老模式已初步顯現出4個優點。一是解決了農村生活困難的空巢老人的養老難題;二是解決了外出務工經商子女的後顧之憂;三是靠整合資源促進了農村公共基本服務均等化;四是保護和恢復了生態。老年人集中居住,消滅了部分“空殼村”,通過土地整理等項目,全縣已經有4.5萬畝土地得以復墾或草場恢復。

    為了降低建設成本、減輕政府負擔,化德縣在新建幸福院的選址上儘量擇取與村委會、衛生室、草原書屋相鄰的位置,同時利用撤點並校後閒置的舊校舍,以及鄉鎮、村委會撤並後閒置的辦公室,改擴建幸福院。如今,各個幸福院不僅做到了水、電、暖、倉房等生活設施配套完整,而且配備了文化活動、圖書閱覽、醫療衛生、便民小超市等設施,院內也全面實施了“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幸福院還開墾小菜園,給居住的老人提供休閒、勞動的園地。

 
 
 相關鏈結
· 內蒙古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金髮放率達100%
· 內蒙古將為城鄉低保五保對象代繳養老保險
· 內蒙古15.4萬名“五七工”年底前納入養老保險
· 內蒙古: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區內跨盟市流動可續接
· 內蒙古農村老人喜領養老保險金
· 內蒙古正式出臺新型農牧區社會養老保險補貼標準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