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上海紐約大學成立 將成中美教育合作“試驗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15日 17時54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10月15日電(記者 許曉青、仇逸)經教育部批准,我國第一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美合作創辦的大學——上海紐約大學15日在上海正式成立。

    教育部將這所大學定位為“探索建設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學的有益嘗試”。中美兩國教育家稱,上海紐約大學是中美教育領域的“試驗田”,同時也為中國深化教育改革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教育專家、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翁鐵慧説,有別於以往的中外合作辦學,上海紐約大學在為中國大學生創造在家門口“留學”機會的同時,也歡迎世界各地的學子到中國“留學”,海內外學生融合在一起,今後或許將呈現一番新的景象。

    今後,在上海紐約大學的校園裏,中美兩國的辦學模式將被有機融合,中國學生可以按照來自美國的課程模塊學習,而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也可以選擇富有中國特色的教學內容。

    “這樣的構想來自‘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教育新思潮,這裡所指的‘網絡’,不僅僅是指互聯網,更是指一種教育的全球體系。作為上海紐約大學的母體,美國紐約大學和中國上海的華東師範大學都認同這種新的理念。”上海紐約大學校長俞立中説。

    上海外國語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史蒂夫·庫裏克教授認為,中國正在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增長極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學生需要增強國際視野,外國學生也更加渴望了解中國,這就對中國的高等教育提出了一個挑戰,“中國需要與其世界經濟地位相匹配的高等教育”。

    上海紐約大學恰恰正在探索這樣的高等教育。根據課程設計,學生在大學4年裏,最多將有3個學期可以選擇在遍佈世界各大都市的“紐約大學全球教育體系”中學習,可供選擇的包括紐約、阿布扎比等在內的15個教學中心。除了相互貫通的課程學習,學生還可以得到很好的文化和社會體驗,可謂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一些教育界人士認為,上海紐約大學成立的意義不止于中國教育的“全球化”使命,更重要的是學校成立後的“鯰魚效應”或將推動國內呼聲很高的教改。

    近年來,中國各地每年參加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的學生總數略有減少,而同時,自2008年起,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連續4年保持20%以上增長速度,其中近一半人赴外攻讀本科。

    在多元的求學新選擇下,如何增加本土高等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成為一項新的挑戰。

    據上海紐約大學校方透露,中國國內申請該校的學生仍需參加高考,但不是簡單根據高考成績決定錄取,而是通過“校園活動日”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該校學費也遠低於美國本土的收費標準,同時也將設立獎學金等。這意味著,與留學美國相比,這所大學的門檻對不同收入、不同家庭背景的中國孩子而言,將更體現公平性。

    在一些細節設計上,上海紐約大學也在探索“體制內創新”。比如,本科教育採用通識教育模式,一、二年級設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三、四年級分文理工科不同的專業。又比如,師生比為1:8,每個學生都會配有一名導師,指導其學業和人生。

    上海紐約大學的通識課程特別強調學科知識的交叉貫通,有望擯棄説教式的灌輸,而是通過“全球視野下的社會、文化、藝術”,“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社會演進和中國文化”等課程模塊來傳授知識、啟迪學生。

    上海金融學院副校長王宏舟認為,上海紐約大學的成立,將為中國的高等教育帶來一種新的選擇。特別是對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及其評價模式而言,新的路徑一旦走通,其輻射效應將逐步顯現。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單靠一兩所學校來促進中國教育改革,力量是極其有限的。關鍵是要賦予中外合作辦學在招生錄取、校內管理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性,提供更為寬鬆的政策環境。當這樣的試驗與中國高考制度的改革相結合,很有可能走出一條新路來。

 
 
 相關鏈結
· 上海消防部門深入重點場所開展滅火救援實戰演練
· 上海總部經濟"磁力"增強 跨國公司迎新重大利好
· 韓正強調:讓市民共享上海體育事業發展成果
· 2012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開幕
· 上海質監部門:耐克運動鞋抽檢不合格
· 姜成康在上海煙草調研時強調推進煙機工業發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