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高等農業教育的縮影——河北農大建校110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17日 07時31分   來源:光明日報

    110場高端學術報告會和“太行山道路”暨校史展覽等活動,10月16日前後在河北農業大學校園裏不時掀起浪花。

    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及廣大師生笑逐顏開,慶祝河北農業大學建校110年。數十位國內外大學校長、兩院院士與該校師生員工共同追憶河北農大的發展歷程。期間,全國高校農林水院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研討會也在這裡召開。透過這所百年老校的滄桑歷史,人們看到了中國高等農業教育的縮影。

    開啟中國高等農業教育之先河

    在河北保定西關的一塊土地上,把時間向前推移110年——1902年(清光緒廿八年)的一天,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給慈禧太后遞上一道奏折,奏折上寫道:“……非講求地利,振興農務,不足以資生計而裕度支。查外洋雖以工商立國,而尤注意農務,專部以統之,學堂以教之……”慈禧看後,御筆親批“知道了”三個字。

    正是從這三個字之後,河北農業大學的前身——直隸農務學堂誕生了。這是我國成立最早的高等院校之一,也是我國最早實施高等農業教育的院校。

    “普及新知、開啟民智、振興農務。”河北農大座右銘。

    建校之初,河北農大就提出辦學原則:“農業教育非實習不能得真諦,非試驗不能探精微,實習試驗二者不可偏廢”。

    “注重理論教學與實驗、實習相結合;科學研究與生産實踐相結合”的辦學原則和樸實學風,在河北農大110年風雨歲月中“一以貫之”,積澱傳承下來。

    新中國成立後,學科門類齊全的河北農業大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支援全國高等院校佈局調整,森林係整建制調整到北京,參與組建北京林學院;畜牧獸醫係調整到內蒙古,參與組建內蒙古農牧學院;農田水利系調整到武漢,參與組建武漢水電學院。一時間,河北農業大學博得了“新中國農業教育發祥地”的美譽。

    改革開放以來,河北農大堅持辦學傳統,站在時代前沿,在高等教育蓬勃發展的進程中,勇擔使命,攻堅克難,繼續取得重要突破。1995年,河北農業大學與河北林學院合併組建新的河北農業大學。2000年,河北水産學校、河北畜牧科技學校併入河北農業大學,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目前,河北農大形成了保定、定州、秦皇島、滄州黃驊渤海新區功能互補的發展空間佈局,全日制在校生達4.2萬餘人。

    開創享譽全國的“太行山道路”

    30多年前,面對太行山區800萬貧困人口,河北農大秉承優良辦學傳統,以承擔“河北省太行山區開發研究”項目為契機,把科技送進農戶,把知識獻給農民,把論文寫在了太行山上,走出了一條享譽全國的“太行山道路”,培育形成了“艱苦奮鬥、甘於奉獻、求真務實、愛國為民”的“太行山精神”。實踐證明,“太行山道路”是一條科技、教育與經濟相結合的科教興國之路,一條教學、科研與生産相結合的教育改革之路,一條知識分子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人才成長之路。

    “太行山道路”以蓬勃的創造力和旺盛的生命力,還在不斷拓展與延伸。近年來,學校確定了服務領域由山區向平原、由田間向車間、由村域向區域、由農村向城郊、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不斷延伸,深化拓展“太行山道路”的工作思路,在校地、校企合作,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科教扶貧、新農村建設規劃、農民培訓等方面取得了一流業績。

    “十一五”期間,河北農業大學主持承擔了“黃淮海中北部(河北)小麥玉米兩熟豐産高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項目,這是國家“糧食豐産科技工程”的一個重要課題。課題組全體科技人員長期工作在生産一線,與農民零距離結合,隨時解決生産中的實際問題,兩腳沾泥。當地群眾説,河北農大的教授像農民,司機像教授(司機也能講農業)。冬小麥、夏玉米單産多次刷新省紀錄,平均單産高出全省10%—15%,並在2010年全省小麥生産經受大面積凍害的極端不利條件下,實現了大災之年項目區小麥的高産穩産。五年累計增産660萬噸,節水50億立方米(每年節水相當於河北省每年超採水量的19.8%),增加經濟效益110億元。

    據統計,近10年來,河北農業大學與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簽訂橫向合作協議700余項,推廣應用新成果、新品種和新技術1300多項,創造經濟效益800多億元。學校被科技部評為“全國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集體”,多個科研開發團隊被評為“十一五”國家星火計劃先進集體。

    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

    河北農大科技工作面向“三農”,以優勢學科為重點,優化整合科技資源,著力提高核心競爭力,明確了“搭大平臺,組大團隊,爭大項目,出大成果,創大樣板”的工作思路。目前,學校擁有河北省高校唯一的國家級工程中心——“國家北方山區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形成了1000余人的專兼職科研隊伍,每年有萬餘名學生參加科研工作。

    十年間,學校科技成果的層次與水平連創新高。在糧食、棉花、林果、畜牧等研究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審定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等新品種60多個;承擔國家、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1100多項,鑒定科技成果500多項,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266項,其中,獲何梁何利科技創新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省長特別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24項。被科技部授予“國家科技計劃執行優秀團隊獎”,被教育部評為“高等學校科技管理優秀團隊”。

    學校始終把致力於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現代農業人才作為教育理念,並且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學舉措:全面實施了“311”人才培養模式和完全學分制,在全國高校中率先啟動了“專業實踐能力培養路線圖”工作,建成了16個國家級質量工程建設項目、97個省級質量工程建設項目,獲得了7項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以及69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每年有1000余名學生在全國、河北省“挑戰杯”系列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2002年以來,學生科技創新競賽獲國家獎勵29項、河北省獎勵164項,成績居河北省高校前列。

    百又十年,弦歌永續。河北農大培養的近30萬名畢業生,猶如30萬顆種子,把“崇德、務實、求是”的作風播灑在華夏大地。去年春天,河北農大“果樹9301班”畢業生15年默默資助病逝同學父母的事跡,經本報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後,迅速傳遍大江南北,令無數人感動落淚,譜寫了一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愛之歌。面向未來,人們有理由相信,河北農大在“太行山道路”上定會越走越寬廣,“果樹9301班”精神定會不斷弘揚,中國的高等農業教育定會越辦越輝煌!(記者 耿建擴 通訊員 姚運肖)

 
 
 相關鏈結
· 四川省副省長鐘勉率農業教育交流團應邀訪問台北
· 政協委員建言:高等農業教育需要進一步加強
· 王志剛任河北農大校長 李軍任河北理工大學校長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