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民主與民生—黨的十六大以來經驗與啟示述評之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31日 10時12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 新華社記者

    歷史,總是在回望中意味深長。

    2002——2012,黨的十六大以來的輝煌十年,蘊含著怎樣的醇厚與綿長?

    如果説十年的發展譜就了一曲壯美的樂章,那麼民主與民生就是雙重變奏,緊扣著以人為本的鮮明主題。

    如果説十年的進步開闢出一片新的歷史星空,那麼民主與民生猶如奪目的雙子星座,交相輝映,映照出一條科學發展的崛起之路。

    發揚民主,改善民生,十年點點滴滴的積累,匯成奔騰的江河。這是一條歷史之河,留下前人艱辛探索的腳步;這是一條未來之河,給予後人深刻的啟迪。

    民主與民生的課題,時代迫切需要回答,答案在歷史的回聲裏,在未來的呼喚中……

    民主與民生的雙重變奏

    這裡,曾是一部新的歷史樂章的起點,如今,變奏的音符又悄然涌動——

    吃罷早飯,小崗村的村民們便向大包乾紀念館報告廳聚集。

    2012年8月28日上午,不到一刻鐘,上百村民把報告廳擠得滿滿噹噹——他們要與縣委書記、縣長面對面探討房屋改造、發展旅遊的大事。嚴俊昌,當年大包乾帶頭人之一,坐在最前排。

    “怎麼改?”“錢誰來出?”“質量如何保證?”鄉親們與縣領導你一言我一語。這一刻,人人都是小崗村民生發展的決策者……

    34年前那個寒夜,那昏黃的燈光,那張“生死契約”上18個鮮紅的手印,仿佛又在嚴俊昌眼前。

    驀然回首,感慨萬端:

    “大包乾,我們一夜過了溫飽線,多年卻沒邁過富裕坎。如今民主議政,大家心想一處,勁使一處,才能過上富裕日子。”這是他這十年中最深的感受。

    這也是千千萬萬“小崗村”人的心聲——

    華西村老黨員謝鶴齡説:“民主是一種素質,素質上去了,才能有大發展。”

    合肥市西園街道黨工委書記彭兆耀説:“民主是一種尊重,改善民生,要讓居民做主。”

    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説:“民主是一種力量,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辦成了以前辦不成的大事。”

    ……

    十年來,由民生而求民主、因民主而促民生的雙重變奏,成為新世紀中國改革發展交響曲中的華彩樂章。

    ——這是大時代裏一曲民主與民生的和聲。

    全國政協常委李君如這樣詮釋這個大時代的主題:

    改革開放之初,最大的民生是解決生存問題,更多的是把經濟發展“自主權”交給群眾。今天,解決就業、社保、住房、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是各級政府的職責所在,必然要求加大群眾參與和監督力度。民主和民生就以新的形式凸顯出來。

    這是一幅民生改善的標示圖:這十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2%和8.1%,是新中國歷史上居民收入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就業規模持續擴大,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教育、醫療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住房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廣大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難題正逐步解決……

    這是一張民主推進的時間表:2004年,“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2005年,全國人大歷史上首次立法聽證會舉行;2008年,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正式實施;2010年,城鄉居民實現“同票同權”;2011年,98個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首次向社會公佈;2012年,近8萬個政務微博架起“網民問政”和“政府施政”間的溝通橋梁……

    十年間,政府、民眾、媒體、網絡和日益增長的民主法制意識推動著民意表達與善政的良性互動。而“甕安事件”“躲貓貓”“釣魚執法”“烏坎事件”等一連串事件,讓人們看到了公權力對待民意所持不同態度而産生的不同後果。

    只有傾聽民意並接受民意,才能實現民意得到尊重、民生得到改善、政府得到信任的“多贏”。

    ——這是大轉型中一曲創新民主、開拓民生的奏鳴。

    江蘇省江陰市山泉村曾矛盾重重、貧窮落後。2009年,村民們直選能人李全興為村委會主任。

    從此,每筆錢怎麼賺的,每分錢怎麼花的,村民們每季度都會收到一本明細賬。新房怎麼建、橋梁怎麼架,都由村民代表大會表決。年底,村委會班子成員拿到最後一個月工資,全體起立向村民致敬……

    三年後,山泉村變成了富裕村。

    李全興説,這些年不少百姓生活好了,為什麼反倒氣不順了?是因為需求層次高了,參與意識強了。我們要適應這種變化。

    經濟的轉型,利益群體的多元,公民訴求的增加,必然帶來社會的轉型。社會的轉型,必然要求民主與民生的創新。

    是什麼引領了這創新的旋律?

    中央黨校教授葉篤初認為,是“黨內民主”創新體制的建設。

    “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第一次出現在黨的十六大報告裏;十七大報告又提出“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今年7月23日,胡錦濤總書記再次強調“積極發展黨內民主”“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學者李成認為,中國共産黨推行黨內民主……可能提供一個漸進的和可控的中國式民主的實驗。

    十年間,官員差額選舉、“公推票決”穩步推進。最引人注目的是,2011年,江蘇省差額選舉出13位省委常委。

    十年間,全國98%以上村委會實行直接選舉,85%的村建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制度,89%的社區建立居民代表大會……

    十年間,從兩會議政到立法聽證,從網絡問政到決策聽證,從中央領導在田間地頭聽取民意到工人農民進中南海建言獻策……

    民主新風撲面而來,民生創舉隨之展現:

    取消延續2600年的農業稅,全面實現九年免費義務教育,建立全民醫保和養老保險……

    ——這是大考驗中一曲民生持續、民主穩健的復調。

    從2003年春季的非典疫情開始,西南大部旱魃逞兇、汶川特大地震、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再到國際金融危機引起的世界經濟大蕭條,共和國走過了一段不平坦的歲月。

    多難興邦。嚴峻的日子裏,黨和人民始終在一起:廢墟中,人們被那噓寒問暖的聲音溫暖著;旱田裏,人們面對那緊鎖眉頭尋找生機的面容期待著;工廠裏,碼頭上,人們被那沉穩應對指揮有序的笑容鼓舞著——在各級部門密集調研和發揚民主集思廣益中,中國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經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驗。

    當一座座新樓在廢墟上拔地而起,當朗朗的讀書聲從新課堂裏傳出,當一攬子計劃措施讓經濟巨輪再次遠航,民生步伐依舊堅定,民主旗幟更加鮮艷……

    復旦大學教授林尚立説,中國民主發展的邏輯起點是人民成為國家主人。在黨的領導下,將廣大人民凝聚為一個有機整體,不但保障其政治權益,而且保障其經濟權益。正是在這樣的大主題下,民主建設與民生建設有機統一,比翼齊飛。

    民主與民生的時代交響

    北京,天壇。立於圜丘,極目四望。

    “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曾為古代多少明君賢相所信仰,從而成就了他們的盛世傳奇,而這一切的輝煌為何都一次次化為浮雲,飄散在歷史的煙波裏?

    圜丘下那象徵森嚴等級的臺階或許就是答案——那些只向蒼天屈膝的帝王們,何曾向民眾低下過他們高傲的頭?站在民主的對立面,他們所追求的國泰民安往往便如曇花一現。

    “民主是民生的生命。失去了民主的民生體系,小到企業,大到國家,終將失去可持續發展的機會。古今都是一個理兒。”喜歡讀史的青島港集團總裁常德傳好以史為鑒教育他的團隊。

    “我們有兩個上帝,一個是客戶,另一個就是職工。”常德傳説,尊重職工,在公開民主的環境中,讓職工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中來,結成命運共同體,這是青島港歷經百年基業長青的秘訣。

    看看他們的幾次“革命”,或許能理解其話中的深意:工人研製出輪胎壓胎機,輕輕一按電鈕就將100多公斤的輪胎拆卸完畢,用“電鈕革了大錘的命”;對礦石作業流程進行改造,用“鼠標革了鐵锨的命”……

    民主的管理激發了一線職工創造的熱情,開啟了青島港港口作業“秒的時代”“毫米的時代”。職工也因此享受到這些“時代”的成功。

    該如何把握民主與民生的關係?

    “民主與民生是一對‘孿生兄弟’,誰也離不開誰。‘有禾入口’稱‘和’,也就是民生;‘人皆能言’是為‘諧’,也就是民主。和諧就是民主民生的代名詞……”

    杭州市人大常委會負責人做出這樣的比喻。

    林尚立教授認為,中國穩健的民主化戰略,重要的是將民主建設與民生建設有機結合,追求民主化的民生績效。

    民主與民生,根本在民。

    它不是封建社會的馭民之“術”,而是現代民主社會科學發展之“道”;它不是一個抽象的口號,而是體現在對每一個人生存權、發展權、參與權、監督權的尊重!

    立於圜丘,側耳傾聽。

    歷史的回聲漸已遠去。空中回蕩著民主與民生的當代交響——

    終於明白,“天”意味著什麼!

    民主與民生的未來暢想

    臨近清明,吉林省梨樹縣新風村終於迎來了遲到的選舉。

    梨樹縣曾是“海選”的發源地。然而,就在這裡,兩年前因違規投票選舉流産。

    頂著料峭的晨風,1300多名村民選出新的村委會主任。

    從發起“海選”到“海選”流産,新風村的經濟曾經一落千丈。如今,當民主大旗重新高擎,民生也有了新的希望。

    馬克思説過,人要學會走路,也要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

    新風村正是在一波三折裏積累著民主的素養和民生的動能。

    民主與民生,時代的呼喚。

    呼喚是那樣的迫切,註定要在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的不懈堅持中去收穫。

    以民主和民生的“兩把尺子”,去丈量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距離,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

    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乃至環境污染,分配不公……民生問題急需破解。

    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選舉權、監督權、決策權……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説,首要的是領導幹部的思想觀念,要跟上時代的變化,跟上群眾思想觀念的變化,多一些民主和服務意識,少一些“權力的傲慢”。

    三十年前,落戶一個項目,建設一個工廠,群眾往往會拍手稱快。今天,人們首先要問,項目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工廠會不會破壞生態環境?

    一旦群眾沒有機會了解實情,沒有渠道表達意見,即使項目將帶來鉅額利稅、解決大量就業,即使工程進行了“最嚴格的環評”,群眾也可能會因為不信任,用自己的方式投下“反對票”。

    近期發生的一系列因環境問題引發的群體事件告誡我們,忽視了群眾知情和參與權,“民心工程”也可能辦成“民怨工程”。

    時代在變,群眾的民主素質和民生要求也在變。

    在田間,在炕頭,有關基層選舉的法律條款,不少農民信手拈來,如數家珍。

    網絡上,現實裏,指陳物價房價教育醫療環境存在的問題,很多市民提出建議,頭頭是道。

    鳳陽縣委書記張勇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如果領導還想板著面孔做報告,關起門來做決策,那只會在現實中碰壁了。”

    更需要清醒看到的是,中國人口多、底子薄,每一個民生問題都是“世界級”的,推進民主同樣艱巨而複雜。

    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房寧説,中國漸進改革最重要的是從實際出發,逐步發展和擴大人民各項權利。這是中國模式的一大內涵,需要繼續堅持。

    我們需要奮起而行,更要腳踏實地,用每一個人、每一個地方的一小步,邁出整個民族的一大步。

    推進民主,改善民生,世界的潮流。

    任何一個國家邁向現代化,必須邁過民主和民生兩道門檻。

    南京市六合區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李志強談了自己的感受:基層民主探索要適合中國國情。

    德國《新德意志報》評論:目前中國正在進行當代最偉大的社會實踐……中國定將實現一種特殊的民主,這種民主將考慮到這個大國的社會、文化和經濟特點。這種亞洲“社會主義民主”所涉及的是史無前例地繼續思考,不是抽象地複製西方民主。

    回首這十年的民主、民生路,葉篤初感慨地説,中國的經驗就是“博觀約取、厚積薄發”,落腳點是符合中國國情。民主和民生不求時髦,千好萬好,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最好。

    “我們不但要加強頂層設計和制度建設,還要把各種行之有效的民主制度科學整合起來,讓它們發揮1+1大於2的效果。”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所長李林説。

    從人治到法治,從一事一解決到事事靠制度,中國的民主建設與民生保障正一步步走向成熟。

    “時間是能力等待開發的地盤”。

    在未來的廣闊時空裏,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必將耕耘出民主與民生共同生長的錦繡沃野。(記者 趙承、張曉松、劉錚、崔清新、林暉、葛如江、王勉、鄧華寧)

 
 
 相關鏈結
· 轉型與堅守—黨的十六大以來經驗與啟示述評之三
· 黨的十六大以來經驗與啟示系列述評
· 改革與發展——黨的十六大以來經驗與啟示述評
· 改革與發展—黨的十六大以來經驗與啟示述評之一
· 黨的十六大以來國土資源部扶貧開發工作回眸
· 黨的十六大以來土地市場建設及宏觀調控工作綜述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