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1月12日電(記者 李榮)有“遠東氣象第一台”之稱的上海徐家匯觀象臺12日紀念其成立140週年。世界氣象組織授予其證書,表彰其連續140年無一日中斷收集的長時間序列氣候資料對全球氣象研究的貢獻。徐家匯觀象臺成為全球“世紀氣候站”之一。
據了解,上海徐家匯觀象臺成立於1872年,是一座集氣象、天文、地磁等於一體的觀象臺,在國際氣象史上有著較高的地位,受到國際氣象組織的高度評價,有“遠東氣象第一台”之稱。
記者查閱了徐家匯觀象臺的歷史資料,它于1872年12月開始氣象觀測。1879年,運用單站氣象要素分析,首次較準確地作出颱風預報,揭開了上海天氣預報的序幕。1882年,徐家匯觀象臺在中、西文報紙上向公眾發佈天氣預報,所用資料除中國本土、沿海燈塔站的氣象報告以外,還有亞洲北部和西南部的一些天氣報告。1884年,外灘信號塔建成,開展信號服務,並在上海外灘海關大樓對面的佈告欄中逐日公佈相關重要港口的天氣實況。1895年,在這裡繪製出了中國首張東亞地面天氣圖。
徐家匯觀象臺作為國際知名的觀測臺,19世紀末,其聯絡網絡已經北及西伯利亞,南至馬尼拉,東到日本,西至印度半島,並向中國沿海各地氣象臺及航海船舶發佈氣象消息,是當時報告航海船舶氣象的中心。從1920年3月1日起,在通過無線電臺播發日常氣象公告後,又增加了每天11時和17時發佈的高空氣流情況,開展航空服務。此外,作為世界三大測量基準點之一,徐家匯觀象臺曾經于1926年、1933年2次參加國際經度聯測。即使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等歷史動蕩,徐家匯觀象臺140年間的觀測資料從無一日間斷,這些詳細的數據資料至今也極具研究價值。
在國際氣象界,觀測業務持續百年以上的氣象站,即為“世紀氣候站”。長期持續的高質量觀測資料,對於人們研究氣候系統的變化至關重要。為此,世界氣象組織正致力於將擁有百年以上觀測資料的氣象臺站及這一期間的氣候參數觀測資料進行認定和整理編撰,在全球氣候服務框架範圍內推廣長期氣候觀測資料的應用。徐家匯觀象臺是中國推薦的“世紀氣候站”。
上海市氣象局局長湯緒表示,上海氣象部門已與世界氣象組織合作開展了“上海城市氣象與環境研究示範項目”,上海市“多災種早期預警國際示範項目”已經成為全球城市防災減災的典型案例,被國內外氣象部門學習借鑒。當前,中國氣象局和上海市政府正在共同推進上海率先實現氣象現代化,並共同支持和推進國家氣象業務應急備份中心、海洋氣象和颱風預警中心、大城市精細化預報、多災種早期預警等項目建設,突出城市與海岸帶特點,全面提升服務上海、服務華東區域和服務全國的能力,使上海氣象整體實力接近或達到同期世界大城市的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