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1月27日電(記者 白靖利)不擺鮮花、不挂綵球、不鋪紅地毯、會議“瘦身”、杜絕浪費……近期地方“兩會”中顯露出的諸多新氣象,是各地積極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八項規定的結果,頗得好評。但“凡事貴有恒”,如何將改作風長期堅持下去,而非往來“一陣風”,這很考驗各級政府的恒心、決心和勇氣。
一個執政黨的作風好壞,關乎民心向背、國運興衰。無論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還是構建和諧社會,無論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還是推動反腐倡廉工作,都需要良好的作風。一些幹部思想認識不夠,自我要求不嚴,熱衷講排場、求享受、好奢華,不僅影響黨的形象和公信力,也傷及了社會發展進步和人民的利益。
當前出現的新氣象固然可喜,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必須常抓不懈。關鍵在於“常”、“長”二字,必須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決心,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堅持下去。具體而言,必須從思想上引起重視,依靠制度完善落實,並加強監督查處。
要想避免作風問題“反復發作”,首先應該將行動內化為思想認識而非應景式“作秀”。各級幹部只有牢記自己的使命,樹立勤儉觀念,消除特權思想,保持和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嚴格自律,才不會或對改作風持觀望態度,或依舊我行我素,生出各種“變通”之舉。
只有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將改作風落實到日常工作中,才能將改作風的實效延續下去。只有建立完善的操作細則,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才能減少各種權力的“不作為”和“亂作為”。
我們注意到,在全國上下廣泛開展改作風的時候,一些地方個別單位作風依舊。種種情況表明,要想改作風持之以恒,還應加強監督查處。一方面應當公開透明各項公務行為,另一方面還應引入民主監督,加大懲處力度,才能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才能將改作風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