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4月1日電(記者 張桂林)世界級數據中心投入運營,本地造直升機成功首飛,自主研製的工業機器人即將下線……我國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重慶兩江新區用好市場廣闊、綜合成本低、擴大開放平臺等後發優勢,搶抓國際産業轉移機遇,高位“嫁接”發展新興産業,走出了一條內陸開放新路。
瞄準國際前沿佈局新興産業
3月27日,由跨國企業太平洋電信投資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在兩江新區開業,這個擁有4萬台高性能服務器的數據中心,將為國內外互聯網相關企業提供數據處理服務。
與此同時,一個以離岸數據處理為核心的國際雲計算産業園正在兩江新區加緊建設。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企業數據中心相繼落戶。未來,這裡將建成百萬台服務器規模的國家級雲計算基地。
“雲計算産業興起,是兩江新區把握‘大數據’時代全球數據處理需求爆髮式增長機遇,參與國際分工的一次成功嘗試。”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説,與沿海開發區相比,兩江新區發展起步較晚,因此在産業佈局上更要注重瞄準國際市場前沿發展新興産業。
據介紹,按照技術基本成熟、應用正在興起、市場前景廣闊等原則,兩江新區還著力發展了智慧電子終端、新能源新光源、生物醫藥、衛星導航技術和産品等一系列新興産業。
尤其是針對新工業革命浪潮下國內外市場對機器人的巨大需求,兩江新區依託中科院重慶綠色智慧研究院,引進三一集團等發起成立創新聯盟,建設機器人專業孵化園和産業園。目前,已經設計出用於LED電路板生産和汽車摩托車製造的三款機器人,並進入調試階段。
創新開發模式吸引優質資源
走進兩江新區龍興工業園,一條1200米的試飛跑道和飛機總裝廠正在建設中。而另一處直升機製造基地已經竣工,並在今年初實現了首架飛機試飛。兩年後,這裡將實現年産近百架輕型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
“航空産業從無到有,快速做大,得益於新區創新開發模式,吸引優質産業資源。”兩江新區航空辦主任范勇説,受金融危機影響,一些跨國航空企業亟須拓展新市場,與此同時,我國對通用航空器需求不斷增加,相關産業卻受製造技術、空域管理政策等制約發展緩慢。
為此,兩江新區一方面積極開掘市場需求,獲取訂單,另一方面率先開展低空空域改革,破除政策障礙,短短一年多時間,就成功引進瑞士皮拉圖斯、美國恩斯特等航空企業,一個集製造、研發、運營于一體的通航産業鏈基本形成。
湯宗偉説,在全球經濟調整復蘇大背景下,地處西部內陸的兩江新區要素成本較低、勞動力充沛、背靠廣闊內需市場的優勢凸顯,加上一系列創新舉措,對全球高端産業吸引力明顯增強。
除航空産業外,福特、霍尼韋爾、韓泰等跨國汽車企業相繼進駐,韓國SK、京東方、萊寶高科等智慧終端生産商紛紛簽約。目前,入駐的世界500強企業達113家,帶動汽車、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産業強勁崛起。今年1至2月,兩江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達31%。
融入全球市場 開放輻射效應顯現
跨國企業的大量引進,新興産業的迅猛發展,使兩江新區快速融入全球市場。2012年兩江新區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2倍,達到213.4億美元。今年一季度,進出口貿易有望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在大開放的推動下,兩江新區對西部內陸的輻射效應也進一步顯現。
湯宗偉介紹,兩江新區的電子信息、汽車、高端裝備等支柱産業不斷做大,帶動了周邊地區相關配套産業的發展,一批筆記本電腦零部件企業、汽車摩托車配件企業紛紛在重慶周邊縣市布點生産。此外,隨著貿易、物流、金融等開放平臺逐漸完善,兩江新區服務周邊省市對外開放的功能不斷增強,兩路寸灘保稅港區進出港貨物中就有三分之一來自四川、貴州等地。
目前,兩江新區正加快建設全國第四大機場、內陸最大的港口以及西部最大會展中心,並將以“渝新歐”鐵路國際貿易大通道為依託,積極搭建“兩江新區——歐洲”經濟走廊,打造對歐貿易的集散分撥中心、電子商務中心和結算中心,為中西部內陸地區加快融入全球市場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