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縣,四川著名茶鄉,茶葉産量位居全國第二。
但在“4·20”四川蘆山7.0級地震中,名山縣30.25萬畝茶園,受災面積達28萬畝,284家大中型茶葉加工企業均不同程度受災,經濟損失達9.2億元左右。
如何加快震後茶産業恢復重建,確保農民災後不減産不減收?名山的思路更加清晰,步履更加堅實。
“地震後第三天,我們就積極協調各個鄉鎮的茶葉協會和茶葉加工企業,要求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儘快恢復生産,上市收購鮮葉,力爭使茶農損失降到最低。”4月26日,名山縣茶葉發展局局長陽永翔對記者説,農業部門第一時間派出科技人員到新店、紅星、城東等鄉鎮,指導茶農做好夏茶增産增收工作,引導茶農樹立茶葉生産的信心;同時,幫助企業協調用工、用水、用電,加快恢復生産的進度,積極為企業拓展銷售渠道。
安橋村3組農民魏成軍種有3畝茶園,清明節過後就一直忙著採摘夏茶,魏大爺告訴記者,地震後來收茶的客商少了,價格降了些,不過這兩天漲了點,但還沒恢復到震前的水平,“每天都挑十來斤到茶葉市場賣,一斤賣12~13元,價格比較穩定。”
在中峰鄉皇茗園茶葉基地,記者看到,一大早,皇茗園茶業集團質檢部門技術人員就開始了一天的茶園夏管培訓。董事長楊文學告訴記者,地震後公司制定了一套更為嚴格的基地管理方法和標準,堅持從源頭把關,保證産品安全合格。
“我們在鄉鎮上都設有鮮葉收購點,按地震前市場價進行收購,不壓價、不缺斤少兩。”楊文學説,地震後他們迅速開展生産自救,旗下12家企業除一家因3000平方米的廠房倒塌受損嚴重尚在恢復外,其餘的都在震後第二天全部投入生産,目前都在敞開收購,已解決了周邊1.5萬家農戶茶葉銷售難的問題。
“一流的原料基地,還需要有一流的加工技術、一流的品牌營銷,才能延伸産業鏈,提高附加值。”4月26日,四川省委常委、省委農工委主任李昌平在名山地震災區研究部署農業産業重建時指出,企業要從長計議,放眼市場,通過制定技術標準、強制上檔升級、實施品牌整合,使企業在加工營銷方面上檔升級。各級農業部門要支持幫助農業企業儘量縮短“修復期“,儘快恢復正常生産。已經恢復生産的茶葉加工企業要通過增設收購網點,鼓勵跨區收購等形式,讓茶葉採得下來,賣得出去,有利可圖,確保茶農不因災減産減收。
在名山縣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吉茗源茶業合作社,名山茶農聚合力量,抱團發展的重建思路已初現端倪。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地震後,由8家茶葉企業組成的會員制投資擔保公司——名山縣蒙頂山茶投資擔保有限公司迅速行動,隨著災後重建第一筆貸款資金落實,在破解茶葉企業融資難題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