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們一起經歷的震後歲月--汶川地震災區群眾生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5月13日 16時12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成都5月13日電(記者 楊迪 陳健)5年時間,一年一個歷史的印記:驚天動地的災難,氣壯山河的重建,鳳凰涅槃的新生……

    回眸那1820多個日日夜夜,無法磨滅的記憶永留心間,這段不平凡的歲月註定永載史冊。

    震後第一年。艱苦的生活條件加上同舟共濟的患難情誼,讓板房時光成為一段難以忘懷的記憶

    2009年1月25日,汶川大地震後的第一個除夕,住在都江堰市“勤儉人家”安置板房區的何仁禮大爺和左鄰右舍8戶人家一起度過。

    “活了70年,我還是第一次和鄰居們一起過年!”何大爺對記者説,那天下午9戶人家就開始忙活,每家要準備一道拿手好菜,湊一桌年夜飯。

    那一晚,大家在巷子中間把4張桌子拼在一起,各家拿出來的好酒好菜擺了一大桌,30多口人圍坐一起,像一個世家大族的團圓宴。

    “經過這場地震,大家都挺珍惜能夠活著,能聚在一個屋檐下也是緣分啊。這個年,過得很高興!”何大爺説。

    在都江堰另一處安置點,市民胡濱全家8口圍坐在板房外共進年夜飯。那一晚,電視裏播著春晚,遠處放著煙花,家人開開心心,但胡濱心中卻有一種複雜的感情:慶倖,惋惜,悲傷,徬徨。

    胡濱回憶,住在板房裏大家不分你我,像個大家庭,相互串門、一起做飯的時間也多了起來。“幾家人湊在一起,你買點菜我買點肉,一起做飯一起吃。那是一種簡單的快樂。”胡濱説。

    2009年10月,胡濱搬離板房區,回到了經過加固、裝修後的家中。“至今,當時板房鄰居還保持著聯絡,有時還相約出來吃飯,誰要是有點啥困難也會相互幫忙解決。”胡濱對記者説,她時常懷念那16個月板房生活時患難與共的樸素真情。

    震後第二年。災區人民在絕望中重拾希望,忍住傷痛繼續堅強

    2010年8月13日那場特大暴雨泥石流災害,帶給綿竹市清平鄉文家溝村村民任紅太多心痛與無奈:汶川大地震後重建的新房才住了半年多,又再次被泥石流沖毀。“當時感覺天都要塌了,心裏一個勁地痛。”任紅説著眼圈紅了。

    “5·12”地震帶走了任紅的3位親人,毀壞了她的房子,埋葬了所有的財産。任紅和丈夫帶著八九個月大的兒子倖免于難。任紅本以為災難將止步於此,孰料兩年後竟然再次受災。“花了十多萬元修起來的房子,又沒了。還背了那麼多的債,今後的日子怎麼過呀?”當時,任紅已深陷絕望。

    這場暴雨引發的泥石流,阻塞了綿遠河,使河水改道。翻滾的河水卷裹著泥石流,將位於河道下游約1公里處的清平鄉部分場鎮房屋吞沒。

    舊創未愈又添新傷,但災區有句話:“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困難能戰勝!”政府二次重建補助、地質災害治理、社會捐助,讓清平鄉幾百名二次受災群眾重新拾起了希望。

    文家溝原來的地方不能住了,專家在一處叫藺家坎的緩坡選址,重新集中修建新房。2011年9月,任紅位於銀杏社區的新家建成交房,外觀漂亮,環境整潔。如今,任紅在家相夫教子,丈夫繼續在磷礦打工,每月掙三四千元,去年還還清了兩萬元的銀行貸款。

    震後第三年。災後重建全面完成,千萬災區人民開始嶄新生活

    2011年4月20日是北川婦女權冬梅記憶深刻的一天。那一天,借著北川新縣城“巴拿恰”商業街開街的東風,她和丈夫周強經營的小店“權家石磨坊”迎來“開門紅”。

    “我們找了30多個親戚來幫忙,結果還是忙不過來。兩台石磨一直沒停,涼粉、豆花不一會兒就賣光了。”那一天,權冬梅格外疲憊,但也格外踏實——“總算可以不用為將來的日子發愁了。”

    今年37歲的權冬梅本是北川縣陳家壩鄉老場村的農民。地震後,雖然住房重建了,但土地因災滅失,一家人以後靠什麼生活?重建房屋的貸款怎麼償還?權冬梅和丈夫都想著,不能坐吃山空,要自力更生,靠勤勞雙手找到新生活。

    2010年冬天,權冬梅得知北川新縣城商業街啟動招租,於是聯闔家中其他兄弟姐妹,5家人一共湊了約14萬元,在商業街上租下一個門面開餐館,成為新北川巴拿恰商業街的第一批商戶。

    經營餐飲生意起早貪黑,權冬梅和周強每天淩晨6:30就要到店裏做早餐,晚上常常要忙到21時以後才能離開。現在,“權家石磨坊”經營範圍已從特色小吃擴大到普通中餐,生意蒸蒸日上。

    震後第四年。地震的傷痕漸漸淡去,抗震救災精神卻依然激勵著人們

    2012年1月,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成功研製出第三代核電末級葉片,這項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新産品讓東汽公司繼續保持行業領先水平。當時僅28歲的技術員曾敬平是這項産品研發團隊的主要成員之一。

    葉片是汽輪機的核心部件,如同汽輪機的“心臟”,需要不懈的技術創新,但一批經驗豐富的老技術人員在汶川大地震中不幸遇難。被埋45小時後獲救的曾敬平,一名進廠僅一年的年輕技術員成了“頂梁柱”,這讓他感到壓力頗大,“就像趕鴨子上架。”

    一個成熟的葉片技術人員至少需要在崗位上“磨煉”3至5年時間,但曾敬平感覺沒有時間等了。“不會就學。老技術員的經驗流失了,我們就自己總結經驗,去花更多的時間完善、學習,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曾敬平回憶,那些日子加班到午夜是工作常態,有時甚至還熬通宵,可不少同事都自願加班。

    “不怕犧牲,敢於勝利;堅韌不拔,艱苦創業;自主創新、勇攀高峰。”曾敬平每天上班,都能在廠區墻上看到這幾行大字——這就是“東汽精神”。從上世紀60年代創業之初就延續下來的這種精神,也感召著年青一代東汽人。經過高強度的技術突擊,曾敬平很快成為單位的技術骨幹,開始挑起重任獨當一面。

    “不少同事在這場災難中遇難了,我活著就要負更大的責任。”曾敬平説,因為“死過一次”,今後的人生再沒有懈怠的理由。

    汶川地震5週年。日曆又翻到5月12日這一天,逝者如斯,生者前行

    映秀,汶川特大地震震中,如今已是景色怡人的旅遊小鎮。充滿藏式風情的嘉絨客棧位於映秀的一條小街上。客棧老闆是今年36歲的映秀鎮居民楊和江,地震時,他失去了妻子和兩個孩子。

    2009年4月,楊和江經人介紹認識了來自四川簡陽市的姑娘謝麗珍。兩人剛接觸時,楊和江對談戀愛還有些抗拒,感覺自己還沒走出悲痛。然而,生活總要繼續,終於愛情的火花又一次照亮了楊和江的生活,幾個月後,他和謝麗珍組建了新的家庭。

    映秀人是堅強的,但內心也是柔軟的。震後頭幾年,這個剛強的漢子,每到妻子、孩子的生日,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裏痛哭。“我們剛在一起時,過去親人的事情誰都不敢提,這是楊哥心裏不能觸摸的傷口。”謝麗珍説,漸漸地,新房建起來了,小寶寶呱呱墜地,笑臉也重新回到了楊和江的臉上。

    謝麗珍稱呼楊和江的亡妻為“雲大姐”,逢年過節,夫妻倆會一道去“雲大姐”娘家走動,親密就像一家人。謝麗珍對“雲大姐”80多歲的父親説:“爸爸,您女兒不在了,以後您就把我當成自己的親生女兒吧!”

    如今,他們的女兒楊柳文已兩歲了。楊和江説,小柳文與原來的孩子長得很像,性格也像,“活潑可愛,調皮搗蛋”,是一家人的歡樂源泉。

    “家沒了,又建好;親人走了,再尋到;孩子失去了,又得到。生活又有了希望。”楊和江站在路邊,抬頭看著映秀新城——這個曾經被徹底摧毀的震中小鎮,如今更加美麗地矗立在奔流不息的岷江之畔。

 
 
 相關鏈結
· 王東明魏宏李崇禧悼念汶川地震遇難者及抗災烈士
· 汶川地震災區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四川平均水平
· 在這裡我們寫下中國力量——寫在汶川地震五週年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