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解碼中國經濟:理財市場“吸金變局”的背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5月16日 15時47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記者 蘇雪燕)今年3月底中國銀監會推出了限制銀行理財産品“通道業務”的“8號文”,掀起理財監管風暴。一個多月過去了,如今銀行理財産品呈現“量價齊跌”的現象。市場驚呼,銀行理財正遭遇到“吸金變局”。

    曾經是社會閒散資金“吸金石”的理財市場,是否由此拉開資金外流大幕?數萬億資金流向何方?銀行理財市場未來如何發展?種種疑問,引發市場關注。

    銀行理財産品“量價齊跌”

    在監管部門一系列監管動作後,銀行理財産品出現了“量價齊跌”現象。

    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商業銀行共發行2439款理財産品,環比3月份大幅下降12.8%。而5月份的第一週,35家銀行的理財産品發行量也僅為282款,環比前一週減少一半多。

    收益率方面,4月份除3至6個月及一年期以上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水平上升外,其餘期限類型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均明顯下滑。

    對於這一現象,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8號文”發佈後,銀行會對理財産品結構進行一些調整,過去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資産的銀信、銀政、合作類項目的理財産品佔比會明顯下降。由於這類産品佔比並不低,在受到監管部門限制後,這類産品到期不再發行,因此總量必然下降。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非標準化債權資産是理財産品中收益率較高的投資標的,一旦這部分投資比例出現下降,收益率下降亦是必然結果。

    對融資平臺、樓市資金流影響不大

    一直以來,數萬億元理財資金中,總會有相當部分投向地方融資平臺和房地産市場。目前銀行理財資金外流後,是否影響到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産項目的資金流,市場對此充滿疑慮。

    對此郭田勇認為,由於銀信、銀政、合作類理財項目受限,確實對這部分資金流有所影響。“今年前4個月信貸規模衝高,即和理財受到限制有一定關係。”

    今年以來信貸貨幣增速明顯強化,與理財市場資金增勢形成此消彼長的格局,可見一部分資金確實從理財市場出逃進入了信貸市場。

    曾剛則認為,資金外流或對融資平臺和樓市有一定衝擊,但影響不會很大。“理財産品的餘額不到8萬億元,涉及到的非標資産的也就兩三萬億元,‘8號文’中還允許有35%的容量,實際上銀行超標部分不多,因此對資金流影響不會太明顯。”

    根據中金公司的研究數據,截至2012年末,理財産品餘額為7.1萬億元,其中,“非標資産”約為2.8萬億元。

    理財市場發展空間依然廣闊

    銀行理財遭遇的“吸金變局”是否會成為常態備受市場關注。對此曾剛強調,實體經濟需要的這些資金仍然可以通過銀行理財的渠道輸入,目前的“轉向”只是一個暫時的調整現象。未來這些資金可能要轉變為標準化資産的形式出現。

    曾剛解釋道:“所謂標準化資産,就是通過銀行間市場和銷售市場發行的金融工具。比如最近比較搶手的債券,就是在增加標準資産的持有。未來,市場上會出現一些新的金融工具代替過去的非標準化工具,比如用資産證券化工具來鏈結資金供需雙方的需求。”

    事實上,減少非標資産的投資,有利於倒逼銀行理財業務轉型。非標資産受限後,商業銀行今後必然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機構性産品、資産管理類産品上,推動理財産品向多品類發展創新,銀行理財産品依然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國外的理財産品佔信貸資産的比重達50%以上,而我國的銀行理財餘額截至去年年底不到8萬億元,與將近63萬億的信貸餘額相比,佔比不到15%。因此,我國銀行理財仍然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目前看到的收縮局面只是暫時的調整過程。”曾剛説。

 
 
 相關鏈結
· 解碼中國經濟:從水陸空經濟指數看經濟趨勢
· 解碼中國經濟:煤電油增減曲線展現經濟運行圖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