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5月30日電(記者 徐博、周蕊)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創紀錄的699萬人,由此,有人稱2013年是大學生“最難就業年”。各地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究竟如何?有多難、難在哪?記者在調研時發現,在上海,畢業生就業是有點難,但沒有難得離譜。
提供的崗位超過應屆畢業生人數
“今年大學生就業難度的確比去年有所增大,但沒有難得離譜,總體比較平穩。”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説。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5月10日,上海高校畢業生總體簽約率為44.39%,比2012年同期下降2.05%。但與2009年—2011年同期相比,屬於基本持平或高於同期水平。2013年上海應屆高校畢業生為17.8萬人,而今年針對大學生的崗位已經超過了17.8萬個。
這位負責人介紹,從學校類型看,“985”“211”院校、高職、高專院校簽約率比2012年、2011年同期略有下降,與2009年和2010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或高於同期水平。
他同時指出,當前畢業生就業進展不理想的學歷層次主要是本科,包括市屬老本科和新本科院校。
就業選擇面窄了
根據上海人社局對2012年開展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活動月的統計,每家單位推出的崗位約11個,與2011年基本持平,但場均招聘單位數量從146家下降到111家,減少了23.9%。
“今年企業提供的崗位較去年略有減少,薪酬也稍有下降。”人社局的數據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就業服務和職業發展中心主任錢景峰的肯定,“選擇面的確窄了,但滿足大學生就業不成問題。”
造成崗位數量下降和選擇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大環境看,上海經濟結構正在調整和轉型。從行業上看,則有著更為複雜的背景。
“受日本核電事故的影響,核電發展速度有所降低,崗位需求自然有所減少。”上海交大核工程學院畢業生甄世軍告訴記者。
上海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畢業生吳召華告訴新華社記者,由於世界經濟低迷,航運業景氣程度低,企業招聘意願下降,薪酬水平也相應下行。
三本基礎學科就業偏難
“哪些是就業較難的群體?三本文科、理科等基礎學科畢業生。”錢景峰介紹,近年來,工科畢業生就業狀況明顯好于其他專業畢業生,尤其是IT、通信、機械、熱能等工科專業的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熱捧。
“高職、高專培養的學生大多有一技之長,基本是‘訂單式’培養,找工作不難。‘985’‘211’的學生比較拔尖,處於就業市場的高端。”錢景峰説,“海事大學、理工大學等專業類學校畢業生在所屬領域供不應求,但三本基礎學科畢業生競爭力明顯不足。”
在專家看來,這主要是因為大學的專業設置出現了結構性失調——由於基礎學科專業性差、辦學成本低,“大、幹、快、上”後,給畢業生帶來的自然就是就業的艱難。
與此同時,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統計監測,在就業方面,近年來我國技能人才和普工雙短缺的特徵十分突出。很多地方的技術工人處於嚴重短缺狀態,僅製造業高級技工的缺口就達400余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