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困難大學生的一片天
——江蘇省購買公益性崗位解決幫扶困難畢業生就業
新華社南京6月4日電(記者 徐博、周蕊)“那天姑媽、舅舅都來了,媽媽做了一大桌菜,有麻辣小龍蝦、可樂雞翅,都是我喜歡吃的。”畢田説起收到錄用通知的時候,幸福躍然臉上,“長輩們讓我好好工作,實現自我,回報社會。”
2013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到了創紀錄的699萬,這一數字牽動了無數人的心。他們的就業,關乎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
畢田是南京某所高校法律專業的畢業生,他左眼失明,右眼患有先天白內障,儘管成績優秀,但在就業市場上卻“屢試不中”。
“父母是下崗工人,儘管經濟條件比較艱難,但他們沒有給我任何壓力。”畢田樂觀、豁達,“我也不抱怨不錄用我的公司。”
父親在報紙上看到的一則消息改變了畢田命運,從2011年開始,江蘇省啟動實施政府購買基層公共服務公益性崗位計劃,連續3年每年購買5000個基層公共服務公益性崗位,重點幫扶困難家庭和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
“當時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但確實也有點擔心。”畢田説,“一來身有殘疾,不知是否符合規定;二來家裏沒有‘關係’。”
江蘇省規定,這些公益性崗位的招聘對像是具備下列情況之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特困職工家庭的;城鎮零就業和農村零轉移家庭的;辦理失業登記手續6個月以上(含6個月)的;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就業困難人員家庭的。
“2012年8月23日報名截止,9月16日筆試,10月面試,然後體檢。”畢田對每個細節都記得很清楚,“筆試類似公務員考試,分數可以查到;面試考官統一打分,每個人都有成績單。”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譚穎介紹,江蘇省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突出資格審查、筆試面試、考察體檢等重點環節,全省統一招聘條件,統一組織考試,全省統一劃定筆試入圍最低分數線,以提高購崗招聘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考官告訴我,錄用我是因為我的能力能夠適應這份工作。”畢田説,“當時心裏暖暖的,終於能夠學有所用了!”
目前,畢田在某街道辦負責信息平臺的維護和檔案管理工作,每月工資大約2100元。
江蘇省規定,被聘用到基層公共服務公益性崗位的高校畢業生在聘用服務期間,其工資待遇參照當地同條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水平大致相當的原則商定,並以勞動合同的形式予以明確。
“錢雖然不多,但畢竟能夠自食其力,而且這是個很好的平臺,讓我能為社會作出貢獻。”畢田説,“父親當時告訴我,既然獲得了這份工作,就一定要好好幹,證明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