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在節約和重生中突破困境—天津節水發展模式調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6月15日 18時32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15日電(記者于文靜、孫洪磊)初夏的天津,在武清區北運河郊野公園,涼風習習,疏浚清淤後的運河中,碧綠的水生植物隨風搖曳,很多市民帶著孩子在岸邊放鬆休閒。

    天津是我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水對於這個城市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如何破解這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最緊迫的資源型約束條件?天津在全面節水中尋找答案。

    擰緊生産生活“水龍頭”

    工業一直是用水大戶。在天津醫藥行業重點企業——天津中新藥業第六中藥廠,記者了解到,通過節水改造,所有獨立用水單元都配備了二級計量水錶,所有用水器具全部更換為節水型産品,生活、工業生産的污水經處理合格後回用於草坪灌溉,空調製冷系統間接冷卻水循環率達97.41%。

    水是天津生存發展的命脈。然而,加上外調水源,天津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370立方米,遠低於世界公認的人均佔有量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線,城市供水依靠引灤入津、應急引黃濟津,水源的依賴性、單一性、脆弱性矛盾突出。

    天津市水務局副局長李文運表示,近年來,天津加大工業節水力度,大力發展低水耗的高新技術産業,同時,針對石化、化工等高耗水行業,推廣高效冷卻、污水深度處理回用、冷凝水回收等節水新技術、新工藝,降低單位水耗。

    潺潺細水,節流有道。為了擰緊“水龍頭”,天津大力推進節水器具更換,在公共生活領域推廣智慧IC卡節水控制系統,在園林綠化中應用噴灌滴灌……全市正從節水典型示範建設發展為科技節水全面推動的新局面。

    利用非傳統水源:向天“要水”

    在新建成的天津文化中心,碧波盪漾的人工湖周圍,是供市民休閒的海棠步道、廣場、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步道地上,縫隙排水溝可將雨水排到地下的蓄水溝,經過生態凈化後對人工湖進行補給;遇到暴雨,緊急排空裝置能迅速將湖水排空,保障防洪安全。

    “我們的思路是通過生態的途徑解決城市發展的排水問題,通過雨洪就地管理、在源頭凈化雨水,提高防洪標準,實現水資源再利用。”項目負責人、戴水道景觀設計有限公司工程師吳昊説。

    科學利用寶貴的水資源,需要節其流,開其源。李文運説,近年來,天津大力開發雨洪、中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規水資源,將高耗水行業集中布設于沿海地區,充分利用海水、淡化海水和再生水,並用自然凈化的、符合景觀用水水質要求的雨水,進行園區綠化和水體補水。

    目前,天津文化中心、機車車輛廠、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天賜園居民小區等一批雨水利用項目已經建成,兩年內,將實現年利用雨水500萬立方米的目標。

    經濟杠桿讓每滴水發揮最大效用

    天津市水務局副總工程師楊憲雲表示,為了加快發展非常規水資源,遏制地下水超採,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天津市深化水價制度改革,構建起節水型價格機制。

    據介紹,天津市推行不同區域、不同用途差別定價。地下水資源費為2.8元至5.8元/立方米。自來水價格按照不同用途定價,城區居民生活用水4.9元/立方米;非居民生活用水統一為7.85元/立方米;特種行業水價為22.25元/立方米。

    同時,為引導和鼓勵再生水利用,全市統一再生水管網建設配套費標準,對再生水免徵水資源費和公用事業附加費,對企事業單位回用再生水免徵污水處理費。

    為了抑制地下水超採,天津還大幅提高地下水資源費標準,縮小與自來水價格差距。目前地下水資源費標準較10年前提高約30倍,與公共自來水價格由相差10倍左右縮小到不到2倍。通過科學的水價調控機制,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科學治水、統籌管水、合理用水。目前,天津已形成“政府調控、總量控制、計劃管理、經濟調節、法制保障、科技支撐”的節水新機制。截至2012年,天津市萬元GDP用水量降至20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降至9立方米,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67,各項指標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先後獲得“全國節水型城市”和“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範市”稱號。

 
 
 相關鏈結
· 內蒙古自治區大力推進國家“節水增糧行動”
· 福建省扶持糧食主産縣連片農田節水灌溉改造項目
· 國家科技豐糧節水節肥技術在黑龍江省開展示範
· 各級水利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農業節水綱要
· 內蒙古培育推廣50多種原生抗旱植物發展節水生態
· 兩部門聯合發出通報命名第六批國家節水型城市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