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邱建文進入潛水器前向航次隊員致意。當日,正在南海執行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搭載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邱建文下潛,邱建文也是“蛟龍”號的第二位乘客。這個潛次是“蛟龍”號首次以科學應用為主的下潛,下潛任務是在冷泉區取樣和高清視頻記錄等。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攝
新華社“向陽紅09”船6月19日電(記者 張旭東)正在南海執行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19日搭載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邱建文下潛,邱建文也是“蛟龍”號的第二位乘客。
19日9時27分左右,“蛟龍”號被布放至水中,大約15分鐘後,“蛟龍”號注水完畢開始下潛。此次下潛的區域與17日和18日的下潛區域相同,都是南海一冷泉區,預計在水中7小時,水下作業4小時。
這次是“蛟龍”號第55次下潛,下潛人員還包括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潛航員付文韜和中船重工702研究所“蛟龍”號主任設計師葉聰。這個潛次是“蛟龍”號首次以科學應用為主的下潛,下潛任務是在冷泉區取樣和高清視頻記錄等。
邱建文主要研究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漁業資源保護等,他告訴記者:“此前我們的研究樣本都來自香港附近海域,是潛水員下去取的,從來沒有機會獲得深海的生物樣本,這次下潛對我來説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
據了解,預計“蛟龍”號將於19日16時左右回到母船甲板。
“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於6月10日起航,共分為3個航段,預計需要113天。第一航段在南海開展定位系統試驗,同時兼顧科學研究,包括對海底生態系統、生物和地形等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