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財政該管的管住 不該管的放開
——2012年中央決算報告釋放財稅改革新信號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記者 韓潔 崔清新)“把財政該管的管住、管好,不該管的放開、放到位,在更大程度、更廣範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好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
27日,受國務院委託,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作2012年中央決算的報告時如是説。
決算報告是全面反映政府每年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翻開6000多字的2012年中央決算報告,數裏行間反映的財政收支變化,既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發力的結果,也傳遞出財稅體制改革向深水區邁進的重要信號。
信號一:優化轉移支付結構 減少專項轉移支付
決算報告顯示,2012年中央公共財政收入佔全國公共財政收入的比重為47.9%,比2011年下降1.5個百分點;中央公共財政本級支出佔全國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為14.9%,比2011年下降0.2個百分點。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一方面,中央財政收入在全國財政收入中的佔比持續下降,另一方面全國財政支出中,中央本級實際只花‘小頭’,意味著更多的財政資金通過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形式分配給了地方。”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院院長喬寶雲説。
如何優化轉移支付結構,減少專項轉移支付,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是我國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增強縣級政府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的重要探索。
不過,決算報告指出,當前預算執行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專項轉移支付項目仍偏多。
對此,樓繼偉明確表示,下一步將逐步取消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將部分屬於地方事權且信息複雜程度較高的專項轉移支付項目下放到地方管理,對部分使用方向類同、政策目標相近的專項轉移支付項目予以整合,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信號二:營改增引領稅改縱深 提高財政收入質量
決算報告顯示,2012年中央財政收入增速有所放緩,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速放緩勢頭更加明顯。究其原因,除了受當前經濟增速放緩影響,也與近年來實施的一系列結構性減稅政策有關。
2012年,營改增試點由上海擴大到北京等9個省(直轄市)和3個計劃單列市。這一年,個人住房房産稅改革試點運行平穩,資源稅從價計徵改革也穩步推進。
“營改增是我國深化稅制改革的突破口,在推動經濟平穩發展和産業結構升級方面具有積極意義。”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説。
國務院明確表示,自今年8月1日起,將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在全國範圍內推開,並適當擴大部分現代服務業範圍。
儘管這一改革勢必會進一步影響財政收入增長,但樓繼偉在決算報告中指出,將及時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研究實施有利於增加內需、調整結構的長期機制或政策。繼續推進營改增等稅制改革,減輕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負擔。
同時,報告強調,要依法規範收入管理,努力提高財政收入質量,嚴禁為完成收入任務而虛增財政收入。
“在支持稅務、海關部門依法徵管、應收盡收的同時,堅決遏制收‘過頭稅(費)’和向企業違規收取稅費等行為。”樓繼偉説。
針對區域性財稅優惠政策過多問題,他提出,將全面清理各種不規範的稅費減免政策,堅決制止和糾正擅自出臺減免稅或“先徵後返”等變相減免稅政策。同時,依法嚴厲打擊偷漏稅和騙退稅等違法行為。
信號三:完善預算管理制度 提高財政資金績效
“預算約束力有待增強,財政資金使用績效需進一步提高,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在決算報告中,樓繼偉直言當前預算執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既有體制機制方面的原因,也與財政預算管理相關。
推進財政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是我國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關係到我國超十萬億元規模的公共財政資金是否花得有效、透明。
樓繼偉介紹,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2012年我國部門預算制度改革覆蓋到縣級,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覆蓋到縣以上各級預算單位及有條件的鄉級預算單位。我國還積極開展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試編工作。
針對下一步改革,樓繼偉指出,將加快建立公開、透明、規範、完整的預算體制,切實加強財政規範化、科學化和信息化管理,進一步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他在強調繼續嚴格支出管理,嚴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支出的同時,提出民生支出也要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的要求,創新投入方式,紮實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試點,進一步提高財政支出的績效。
對於如何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他提出,通過加快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制度、完善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嚴控地方政府新增債務以及逐步將地方政府債務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等多項舉措,切實防範財政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