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6月30日電(記者劉巍巍、朱國亮、黃深鋼)寧杭高鐵7月1日開通運營,歷經百餘年等待後,上海、南京、杭州三座長三角核心城市終於構建成一個鐵軌上的黃金三角。
寧杭通,面面通。從太湖到西湖,寧杭高鐵在為區域交通帶來便利之餘,對長三角乃至中國經濟發展格局産生的深遠影響值得期待。
6月30日,一列高鐵試驗車緩緩駛入中國最大鐵路樞紐——寧杭甬高鐵浙江杭州東站。南京至杭州(寧杭)、杭州至寧波(杭甬)的高速鐵路將於7月1日開通運營,6月27日起對外售票。這標誌著繼滬寧、滬杭高鐵建成通車後,長三角地區的高鐵三角網絡正式形成。寧杭甬高鐵由總長約400公里的寧杭高鐵和杭甬高鐵全線拉通組成,設計時速350公里,初期運營時速300公里。寧杭高鐵北起南京,南至杭州,營業里程256公里,全線共設11個車站。杭甬高鐵西起杭州,東至寧波,營業里程155公里,共設7個車站。寧杭、杭甬高鐵投入運營後,杭州至南京最快運行時間70分鐘,杭州至寧波最快運行時間53分鐘,上海至寧波最快運行時間100分鐘,均比原來縮短近一半時間。這意味著長三角“一小時經濟圈”基本形成。新華社記者譚進攝
一列高鐵試驗車行駛在寧杭甬高鐵浙江湖州段(5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譚進攝
世紀夙願今朝夢圓
6月27日上午11點,36歲的宜興市民高雲買到了寧杭高鐵宜興站售出的第一張車票。她説,從爺爺那輩起,家鄉人就盼望這條鐵路早日修成。“我一定好好珍藏這張‘宜興高鐵第一票’,因為它見證了我們圓夢的時刻”。
地緣相近的南京和杭州,自古以來猶如江南大地上一對雙生姊妹,但他們的“牽手”之路卻足足走了100多年。1908年4月,滬寧鐵路通車,1年後,滬杭鐵路通車。
與滬寧、滬杭鐵路順利運營不同,寧杭鐵路建設幾經波折。多年來,南北方向的南京、杭州之間的鐵路運輸,需要向東繞個彎,經上海才能到達。“有生之年能見到寧杭高鐵通車,我很欣慰,也很慶倖。”雖然腿腳不便,82歲的溧陽老人胡金髮仍堅持要親眼看一看寧杭高鐵。
從孫中山的《建國方略》,到上世紀50年代的專家構想,再到80年代的《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社會各界對寧杭鐵路可謂“望眼欲穿”。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衛東説:“雖然‘姍姍來遲’,但長三角終於成為完整的鐵三角,而這將促使各種資源重新配置、調整和優化,帶動長三角及周邊地區産業結構重組和經濟持續發展。”
“等邊”黃金長三角呼之欲出
細觀長三角整體版圖,人們不難發現,相對滬寧、滬杭線串起的蘇南等“財富重鎮”而言,最新開通的寧杭線連接的句容、長興等地,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可謂“天堂中被遺忘的角落”。
統計顯示,2012年,江蘇各縣級市GDP排名中,滬寧線城市包攬前五,而在寧杭線城市中,居縣級市GDP排名最前的宜興僅位列江蘇第六,寧杭線的溧水、句容也沒能進入20強。寧杭高鐵經過的浙江地級市湖州,2012年GDP總量1661.97億元,只相當於滬寧線上排名第五的縣級市水平。
寧杭高鐵時代來臨,將改變這一現狀,撬動長三角西部新的增長級。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副教授邵曉瑩認為,滬寧、滬杭線城市群齊頭並進、寧杭線城市群停滯不前的“等腰三角形”格局將被滬寧、滬杭、寧杭線城市群三足鼎立的“等邊金三角”格局取代。
機遇伴隨列車呼嘯而來,寧杭高鐵沿線城市摩拳擦掌。宜興高鐵新城建設規劃初步完成,將建設集商業商務、旅遊集散、文化休閒和居住功能為一體的新興城市綜合片區,並打造低碳生態宜居家園和旅遊休閒服務基地。“宜興擁有萬頃竹海、茶園、古老溶洞及悠久陶文化,加上便利的交通,完全有條件成為滬寧杭城市居民理想的‘後花園’。”宜興旅遊産業集團總經理夏建偉説。
時間換空間輻射泛長三角
在濟南工作的廖女士以往回福建老家,即使坐動車,也要近13個小時,7月1日開始,這一時間將縮短到9小時內;遊玩“三峽美景”後,若想到“西子湖畔”散步,至少要在路上折騰9個小時,但7月1日開始,可實現“朝遊三峽,夜宿西湖”……
“打通寧杭通道,不只沿線城市和居民受益,還使全國南北、東西交通網更加完善、順暢。”楊衛東介紹,通過寧杭高鐵,南北向,北京、濟南等北方城市可直達杭州及東南沿海諸市;東西向,杭州及東南沿海城市也能直達合肥、武漢等中部城市,均不用再繞道上海,大大節省了出行時間。
時間的縮短,還為地區經濟發展贏得空間。“寧杭高鐵開通,安徽是最大受益者。”安徽大學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胡艷説,現在從合肥到寧波,可以一線到達,使安徽各地與長三角加快融合,有利於承接産業轉移。
長三角作為我國經濟的火車頭,除輻射帶動泛長三角區域發展外,還擔負著拉動長江中上遊地區經濟發展和連接環渤海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的重任。“寧杭高鐵不僅打通了國家級南北向大通道,隨渝利鐵路(重慶——湖北利川)通車,更將形成一條沿長江的東西向大通道,使得生産要素流通更快捷。”楊衛東説,今後,北到山東,南到福建,西到安徽、湖北,都將受惠于長三角明顯的輻射效應和溢出效應,成為提振中國經濟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