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把握穩與進的辯證法
馬建堂
在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中推進中國經濟健康發展,關鍵是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切實把著力點轉到深化改革、調整結構和轉型升級上來,科學把握“穩”與“進”,穩中求進,穩中有為,全力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一、國民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形勢總體平穩,經濟增速仍處於較高合理區間,就業保持穩定,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取得積極成效。
經濟增長平穩。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7.7%,雖然比上年四季度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但高於上年二季度的7.6%和三季度的7.4%,連續4個季度穩定在7.4%—7.9%的區間,高於7.5%的預期目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與上年二、三、四季度9.5%、9.1%和10.0%的水平基本相當。經濟增速不僅高於發達經濟體,也高於其他金磚國家。在世界經濟復蘇步履蹣跚、主要經濟體低速增長的形勢下,我國7.7%的經濟增速來之不易。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一季度,由於經濟總體平穩增長,加上人口和勞動力供求格局發生新的變化,就業形勢較好。城鎮新增就業342萬人,高於2011、2012年同期水平。城鄉居民收入保持平穩增長。一季度,城鄉居民收入綜合增幅高於國內生産總值增幅。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同比實際增長9.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7%;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12155元,名義增長11.9%。居民消費價格基本穩定。1—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4%,比上年同期回落1.1個百分點,為實現全年物價總水平預期目標打下了較好基礎。
在經濟平穩增長的同時,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
産業結構繼續優化。服務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增強。一季度,第三産業同比增長8.3%,比第二産業高0.5個百分點;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47.8%,比上年同期上升1.6個百分點。工業內部結構也有所改善。1—5月,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1.6%,分別快於規模以上工業0.8和2.2個百分點。區域增長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東部經濟轉型升級走在前列,中西部後發優勢繼續發揮。1—5月份,中、西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快於東部地區1.4和1.5個百分點;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快於東部地區4.9和3.7個百分點。收入分配結構有所改善。進入“十二五”後,國家多項惠農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連續幾年快於城鎮。一季度,城鄉居民收入名義增速均明顯快於財政收入6.9%的增速。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為2.59,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比上年同期繼續縮小,同時居民內部收入差距也在縮小。節能降耗取得新成績。産業結構優化和技術創新促進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一季度,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同比下降3.2%,降幅比上年同期擴大1.0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5%,降幅比上年四季度擴大1.0個百分點。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核電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生産中的份額進一步提高。
二、我國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基本格局未變
當前,國內外環境錯綜複雜,一些長期矛盾與短期問題相互交織,國內問題和國際問題相互關聯,積極因素和不利條件相互並存,企穩回升的基礎仍待鞏固。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已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短期難以根本消除,一些發達國家相繼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給世界經濟復蘇帶來新的變數。從國內看,經濟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制約因素有所增加,勞動力資源優勢有所弱化,資源環境約束增強,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尚未穩定形成。特別是産能過剩的矛盾突出,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財政金融潛在風險有所累積。
在正視問題的同時,我們更要看到,我國仍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仍具有較多有利條件。
城鎮化深入推進,將激發投資和消費需求。2012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比重為52.6%,不僅遠低於高收入國家的水平,與相同發展階段國家的差距也較為明顯。特別是在城鎮常住人口中包括了1.6億長期在城鎮打工而沒有城鎮戶口的農民工,他們所享受的城鎮化水平與真正意義上的城鎮化有較大差距,因此,我國城鎮化在數量與質量上都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工業化信息化高度融合,將有利於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世界的比重已達到17.6%。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化信息化融合程度仍然較低。面對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新機遇,進一步推動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不僅可以推動技術創新、産品創新,還可以催生新的産業,促進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
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將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當前,我國市場化建設仍不完善,存在著要素市場不健全、資本市場發展滯後、部分領域和行業市場準入門檻較高等問題。隨著以減少審批、轉變職能為標誌的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將有力推進生産要素的合理高效配置,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促進技術創新。
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將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總體上看,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仍然較低。2011年,我國農業經濟活動人口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2公頃,而日本為3.2公頃,德國為18.8公頃,美國為65.2公頃;2007年,我國每千公頃耕地上的機械使用量大大低於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既有利於提高農業總産量和質量,也有利於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還有利於釋放更多的勞動力進入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緩解勞動力供需矛盾。
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加快,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將進一步增強。我國居民消費結構正處於以衣食為主的生存型消費向以住行為主的發展享受型消費轉變的過程中。這種轉變雖然較快,但與發達國家差距依然很大。根據國際公路協會數據,2010年,美國每千人乘用車擁有量為627輛,日本為453輛,德國為517輛,而我國僅為44輛。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不斷增長,住房、汽車及相關産品消費有望保持較快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不斷提升。
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事業發展等都蘊藏著巨大增長潛力。與國際水平相比,我國基礎設施在人均水平、質量和層次上還都有較大差距。特別是我國節能環保領域和低碳經濟還處於起步階段,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發展水平還比較低。此外,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尚待完善,文化體育事業發展潛力巨大。
三、穩定政策,深化改革,推進轉型,全力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實踐證明,進一步夯實經濟穩定運行基礎,關鍵是科學把握“穩”與“進”的關係。
“穩”,就是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保持就業形勢穩定,保持政治社會大局穩定。“進”,就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有新進展,深化改革要有新突破,改善民生要有新成效。“穩”是基礎和前提,只有穩才能更好地進。“進”是動力和手段,只有進才能持久牢固的穩。穩和進互為條件,相輔相成。
一是以政策和經濟的“穩”推動改革與轉型的“進”,以穩推進。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穩,“穩”的重要性在任何時期和任何發展階段都不容忽視。只有立足“穩”,才能走向“進”。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儘管回升的基礎仍待鞏固,但經濟運行的基本格局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因此,政策不宜有大的調整,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為經濟運行營造穩定的可預期的政策環境。要以政策的“穩”促進經濟增長的“穩”,只有增長穩,才能保障就業穩、財政穩,才能保持各經濟主體對經濟發展的信心,進而為改革和轉型的“進”爭取必要的時間和空間。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面臨改革和轉型的艱巨任務,也必須以“穩”為前提和基礎,堅持以穩推進。企業是轉型升級的主體,穩定的稅率、利率和匯率政策環境有利於增強企業信心和活力,這對於企業集中精力為轉型升級做長遠籌劃至關重要。
二是以改革的“進”實現經濟的“穩”,以進促穩。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轉型的關鍵階段,改革的重要性更加凸顯。穩中求進,進中求好,必須靠深化改革。我們要通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更大程度更廣範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要通過深化壟斷行業改革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消除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制度性障礙;要通過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促進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推動經濟發展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要通過深化社會領域改革推進教育、醫療、社保、住房等領域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健全民生持續改善的體制保障。改革恰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改革就沒有出路。只有深化改革,才能破解發展難題,創新發展模式;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與活力;只有以改革的“進”,才能實現經濟更高水平、更有質量的“穩”。要統籌好當前和長遠,找準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漸次深入地推進改革,為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體制機制條件。
三是以轉型的“進”推動經濟更好地穩定運行,以轉促穩。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迅速躍升,但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的矛盾長期累積。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以後,世情國情的深刻調整使經濟轉型的緊迫性尤為突出。能否順利實現轉型已成為我國經濟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中國有句古話:變則通,通則久。推動經濟轉型既是著眼于解決經濟運行中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也是為了拓寬發展空間,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使經濟增長建立在結構優化、質量和效益提高的基礎之上。沒有這種積極主動的轉型,發展就難以穩住、更難以持續。2012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6091美元,國際經驗表明,這一時期是經濟結構變動比較快的時期。在這個階段,既有一些國家通過積極的經濟轉型實現成功跨越的經驗,也有一些國家因轉型不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訓。對經濟轉型升級的迫切性、重要性和可能面臨的挑戰,我們要有充分的認識。眼下我國經濟平穩運行為調結構促轉型提供了有利時機。要在做好穩定經濟增長這篇大文章的同時,下好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這盤關鍵棋。
(作者:國家統計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