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曼谷8月21日電(新華社記者 黎藜 楊雲燕)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前秘書長、泰國著名外交家素林·比素萬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經過了10年的發展歷程,形成一個全方位的合作共贏機制。未來,中國-東盟的合作之路將會在這一機制的基礎之上越走越廣。
在素林看來,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起源於16年前的亞洲金融風暴。當時,在東南亞多個國家經濟崩塌的情況下,中國始終打開市場,並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幫助他們走出危機,其大國姿態廣受讚賞。
回顧中國-東盟10年來的合作歷程,素林説,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市場,中國經濟發展為所有東盟國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是推動東盟經濟發展的引擎。今年東盟經濟預計將增長5.9%,中國則在7%以上,雙邊貿易額有望在2015年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
他説,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非常重視加強與東盟關係。目前,雙方關係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是一個合作共贏的機制。
展望未來,素林認為,在中方的參與和支持下,中國-東盟關係將朝著範圍更廣、層面更深的方向發展,逐漸成為一個覆蓋整個東亞的經濟一體化機制。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方正在努力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進程,正是這一趨勢的印證。
素林説,中國-東盟關係中存在一些分歧,雙方要向國際社會證明,能夠通過外交和和平的渠道,妥善處理好這些分歧。東盟致力於與中方一道,共同推動“南海行為準則”的制定進程。
販毒、人口販賣等跨境犯罪以及流行性疾病、環境污染等問題是中國與東盟需要攜手應對的挑戰。素林説,雙方在不斷尋找合作領域的同時,也建立起大量的解決問題機制,例如聯合執法等。在東盟的所有對話夥伴國中,中國與東盟建立起的合作機制最多、範圍最廣。在這些機制下,中國與東盟能夠妥善處理好各種問題,以保證雙方關係是互利的、共贏的。
素林建議,中國-東盟合作之路要越走越廣,必須通過溝通和協調進一步增強互信、通過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加強互聯互通、通過不斷創新建立起更多的合作平臺,將雙方關係推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