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記者 劉詩平)近年來,關於我國影子銀行的爭論持續不斷,影子銀行風險問題備受關注,有觀點甚至一度擔心它會引發系統性風險。那麼,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如何?風險究竟有多大?
規模:口徑不同相差懸殊
作為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一大誘因的影子銀行,近年來廣受人們熱議。根據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的定義,影子銀行指常規銀行體系以外參與信用仲介活動的實體或活動。
在我國,由於信託及銀行理財産品規模迅速增長,地方融資平臺貸款規模擴張,加之年中出現的銀行流動性恐慌,影子銀行規模也引起各方關注。國際投行、會計公司、國內相關機構根據各自理解,紛紛發佈不同口徑的估計數字。
“由於依據不同的理解口徑,估算的中國影子銀行規模相差懸殊。FSB去年11月發佈的報告約2.5萬億元,但一些投行同期估計達30萬億元。”光大銀行戰略部總經理夏令武説。
相關銀行監管人士指出:目前,人們對我國影子銀行看法各不相同:“監管論”者認為,監管缺失或不足是影子銀行最重要的特徵,典當公司、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人人貸、第三方理財等都是影子銀行;“風險論”者認為,能導致系統性風險的非銀行機構和業務是影子銀行,包括委託貸款、信託資産、民間借貸等;“信貸論”者則認為,所有普通銀行存貸業務以外的信用行為都是影子銀行,包括理財産品、信託、同業代付、企業債券、承兌匯票等。
“一些投行將銀行理財、信託資産、民間信貸等簡單相加,有些還加上企業債,很容易就到30萬億元。但銀行理財和信託資産存在較大重復,簡單相加並不準確,誇大了影子銀行風險。更何況,銀行理財和信託資産都在銀監會監管之下,與歐美國家不同。”夏令武説。
風險:可控但有隱憂
統計顯示,近年來增長最快、規模最大的兩種投融資形式——理財業務與信託業管理資産規模,去年底分別達到約7.1萬億元和7.5萬億元。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影子銀行産品規模增長,是當前金融風險的一個重要隱憂。對此,主要是如何控制風險,趨利避害,重點管住放大杠桿、期限錯配和信用轉換三大風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認為,影子銀行突出的問題是錯配風險。如理財産品資金來源、運用和期限並非一一對應,存在期限錯配風險,資産池錯配易産生流動性風險,同時銀行在銷售時易産生誤導行為。
“影子銀行業務透明度差,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對影子銀行業務種類及規模的權威統計,難以做到事先預警。”中國銀行副行長陳四清説,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影子銀行快速發展背後的潛在問題,如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傳染性風險,以及風險防範和保護機制不足。
至於影子銀行的風險究竟有多大,尚福林表示,我國銀行業雖然有風險隱患,但風險狀況控制較好,影子銀行風險可控。市場關心的平臺貸款、房地産信貸、理財業務、信託業務和流動性等重點領域風險,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治理:多管齊下“組合拳”
專家認為,影子銀行業務是規避金融管制的結果,也是金融創新的産物,對影子銀行治理不應“一刀切”,而應標本兼治。
“儘管目前我國影子銀行規模還不高,運作形式相對簡單,但仍然要摸清底數,未雨綢繆,參照國際銀行業的經驗教訓和新確立的監管框架,制定相應的監管規章,實行分類監管。”夏令武説。
尚福林強調,對影子銀行的治理,重點管住放大杠桿、期限錯配和信用轉換三大風險。規範小貸公司、租賃、典當、網絡融資等融資行為;嚴禁銀行提供籌融資便利;管住交叉産品套利;控制資金投向。
張承惠認為,須儘快完善影子銀行監管的法律體系和制度安排;銀行須進一步提高透明度;貫徹分類化和差異化的監管理念;提高對消費者的保護。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表示,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是加強對影子銀行體系監管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同時,鋻於影子銀行體系的發展已打破傳統的銀、證、保分野,模糊了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政策界限,必須推動“一行三會”及相關部門的政策協調。
“從根本上化解影子銀行風險,須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優化社會融資結構;穩步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健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李揚説。
值得一提的是,7月以來,國務院批復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人民銀行、銀監會等也在不斷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逐步推進信貸資産證券化常規化發展,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措施。從近期採取的一系列措施看,我國影子銀行風險有望得到進一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