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進”後如何“住得穩”?——棚戶區改造公共服務配套三解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新華社記者)出行難、上學難、就醫難、購物難……我國正在不斷提速的新一輪棚戶區改造中,不僅是住房本身,破解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公共服務難題也是一大重點,棚戶區居民“住得進”後還應“住得穩”。
更多考慮居民的生活訴求 統籌社區規劃
住進了樓房,卻離自己工作的地點遠了,購物不方便了;搬進了新家,卻為孩子上學發愁,為看病擔憂……在棚戶區改造中,居民生活中遇到的這些實際問題應予以考慮。
我國棚戶區改造已啟動近10年,從比例較大的城市棚戶區改造看,中心區的棚戶區都已基本改造完畢,目前主要集中在商業開發價值較小的城市區域,異地安居的也較多,這就需要對公共服務配套提早並集中規劃。
陜西西安棚戶區改造辦公室主任賀登峰説,舊的棚戶區居住環境差,基本沒有公共服務配套,現在的住房改造中,例如西安市東窯坊社區,在初期計劃時就考慮水、電、氣、採暖以及交通、幼兒園、商業、廣場等配套,這也最大限度地實現省錢、省力。
“棚戶區改造是個社會化工程,政府主導的突出作用就體現在統籌規劃上,不僅把棚戶區的公共服務配套納入棚戶區改造的整體中考慮,也納入到城市、墾礦林區的總體規劃中設計,與城市經濟建設、環境治理、整體功能配套統籌協調。”中國房地産研究會副會長胡志剛建議。
更多考慮居民的改善訴求 增加社區投入
棚戶區改造,不僅要改善棚戶區居民的住房條件,也要改善其生活環境,讓生活更便利。在世界上,一些國家針對貧民住區改造,主要以改善和完善公共服務為主,從整體上不斷提高貧民區居民的生活質量。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一些國際學者就發展中國家貧民住區政策的分析中就提出,應該加大對貧民住區的投入,完善住房金融系統。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認為,棚戶區改造中,改善公共服務配套需要發揮政府與市場兩隻手的作用,政府要增加對棚戶區新建社區中交通、學校、醫院等資金的投入,將基本公共服務搞好,然後通過不斷優化政策措施,讓民營資本順利進入,比如鼓勵一些有針對性的銀行貸款等。
目前,我國在公共服務配套資金上分屬多部門管理,較為分散,對這些資金進行整合,形成一個“資金池”,可以有效推進棚戶區公共服務配套建設,不斷進行完善。比如,江西高安市華林山墾殖場將棚改配套、中小河流治理、移民等資金統籌使用,不僅增加了墾區危房改造的配套投入,也撬動了集鎮建設。
更多考慮居民的發展訴求 強化社區功能
我國棚戶區往往是基於諸多複雜歷史原因自然形成,老人、低收入者偏多。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為棚戶區居民新建的小區物業費一般非常少,這不是長久之計,易造成公共服務配套資金短缺問題。
事實上,棚戶區改造不是局限于改造住房,而是以住房改造為抓手,綜合解決居民住房、就業、救助、社會保障等問題。從長遠看,要著眼于擴展就業,增加低收入家庭收入,加大市場運作力度等。
一些專家也建議,棚戶區改造中要更多地著眼于居民的發展訴求,從內部與外部,短期與長期,硬體與軟體著眼,比如構建社區組織、加強就業培訓等,完善社區管理機制。
從實際情況看,加強棚戶區公共服務的建設,具有很強的輻射作用,可增加整體社會福利。例如,遼寧2004年啟動棚戶區改造後,不僅城市公共服務整體功能提升,也拓寬了發展空間,整體上帶動了社會就業。(記者何雨欣、石志勇、方棟、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