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 劉羊旸)近日,新華社、國家林業局和有關機構聯合推出“地球綠飄帶”大型集成報道,再次將世人的目光聚集到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有關這項工程的一些熱點話題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當初為何要啟動這項工程?時間跨度大,它的建設指導思想發生了哪些變化?它有著怎樣的發展動力和後勁?圍繞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國家林業局有關負責人。
人民期盼重建綠色家園
問:請介紹下三北工程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啟動實施的?
國家林業局三北防護林建設局局長潘迎珍:我國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這裡曾經森林密布、草原肥美、綠野千里。然而隨著人口的劇增、資源的掠奪式開發以及氣候的變遷等因素影響,綠色漸漸遠離這片古老的土地。
從20世紀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20年間,有600多萬公頃土地沙漠化,有1300多萬公頃農田遭受風沙危害,有數以百計的水庫變成沙庫。
20世紀70年代,三北地區森林覆蓋率僅為5.05%,土地生産力極低,人民生活十分困難,每公頃農田糧食産量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生態災害時時威脅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期盼重建綠色家園成為常年飽受生態之苦的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在這樣的背景下,1978年11月我國政府作出了在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建設三北防護林體系的重大戰略決策。
建設指導思想實現三次大飛躍
問:三北工程建設時間長,在實施的過程中,它的建設指導思想都做過哪些調整?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三北工程建設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在改革中不斷創新,在指導思想上實現了三次大的飛躍:
三北工程建設之初,為了從根本上遏制風沙危害加劇、水土流失擴展的態勢,改善農牧業生産條件,我們將建設“大型防護林體系”確立為三北工程的指導思想,也就是採取以人工修復為主的措施,構建一個符合三北地區自然和經濟規律、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的高效綜合防護林體系。這一時期工程建設中防護林的比重達70%左右,充分體現了保生態、保生存、保發展的現實需求。
進入20世紀90年代,為了推動工程持續發展,保護和調動人民群眾投身工程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我們又進一步深化確立了建設“生態經濟型防護林體系”的指導思想,也就是在確保生態優先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林業發家致富的功能。這一時期的顯著特點就是經濟林比重由工程建設初期的5%提高到25%左右,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客觀需求。
近年來,隨著社會對林業的需求日趨多樣,我們又及時調整確立了“以生態建設為主線,統籌生態建設和民生改善”的指導思想,也就是在堅持生態優先的前提下,按照以人為本、統籌兼顧的原則,實行生態基地、産業基地建設與林地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相結合,大力推進百萬畝防護林基地和特色産業基地建設,初步呈現出生態與民生相融合、興林與富民相統一、山沙增綠和身邊造景相呼應的工程建設新格局。
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綠色增長潛力巨大
問:三北工程共八期,現在實施到第五期,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工程繼續推進的動力有哪些?其發展後勁是什麼?
國家林業局三北防護林建設局總工程師洪家宜:三北工程的發展動力主要為:
一是建設三北工程,符合三北地區廣大幹部群眾的意願,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和認可,激發了建設區廣大幹部群眾投身建設綠色家園的積極性,他們把改善生活條件的強烈願望化作自覺的行動,積極投身到改變自然的偉大實踐中。
二是從中國國情、三北地區地域特點出發,堅持生態體系建設目標不動搖,將防護林建設與國家發展戰略相結合,實行全黨動手,全民動員,全社會辦林業。
三是尊重自然、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堅持建設生態經濟型防護林,將生態治理與改善民生相結合。
工程發展後勁表現在: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賦予了三北工程全新的歷史使命,給三北工程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三北大地是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重點地區,也是未來我國新增森林資源潛力巨大的地區。
此外,三北地區宜林地面積佔全國的60%以上;全國近50萬平方公里可治理的沙化土地,90%集中在三北地區。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綠色增長的潛力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