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10月10日電(記者趙葉蘋)“以前辦事要跑很多部門、很多地方,如今在政務服務中心就能辦多個部門的事。”海南省高級體育運動技術學校的李先生道出了海口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帶來的新氣象。
自去年開始,海口市通過科學配置審批權、向標桿城市學習、與職能單位約談等辦法,共清理核減了700多項審批事項,清理後現有審批事項306項,核減率達70%。
同時,通過優化流程,開展並聯審批,解決了以往審批中存在的“拖、卡、推”頑症,大大縮短了建設項目審批時限,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行政審批領域是行政權力最為集中的領域,改革意味著瘦身、削權。海口市政府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肖成武深有感觸地説:“我國的行政審批彈性非常大,權力調整就像一場戰鬥。”
為實現審批事項最少、環節最省,流程最優、時限最短的“四最”改革目標,2012年,海口市委制定《關於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決定》。
“再加上市政府出臺的85號文件,我們就拿著這兩個‘尚方寶劍’分批次找全市38個單位約談。”肖成武説,此外,政府服務中心還走訪了全國13個省會城市,找全國最好的標桿,看他們清理核減了哪些事項,再對照清理,讓職能單位心服口服。
除審批服務事項清理核減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外,海口在全省率先實施的“三類”建設項目(政府的基礎設施、産業化項目、工業旅遊項目)並聯審批工作也受到好評,審批時限由原來的529個工作日平均縮短為74個工作日。
肖成武調任海口市政府服務中心之前,曾任海口市城投集團董事長,對於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冗長的問題深惡痛絕。“我們專門研究過,就算一步不錯,要完成項目前期審批工作也需要兩年多時間。”肖成武説,這完全不符合當前快節奏的社會發展環境。
所謂並聯審批,就是將原先向規劃、園林、人防、地震災害、國土環保、文物管理等七八個單位逐步審批,改為通過電子文件發往8個單位同時審批,並且規定每個單位在規定工作日內審完。
“這項改革得到了業主單位的充分肯定。”肖成武説,截至今年9月,建設項目並聯審批窗口已受理1030宗項目,運行情況基本正常。
據介紹,從今年開始,海口還將在現有306個審批服務事項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將一些審批服務事項下放到區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