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城離百姓生活究竟有多遠?
新華社海口10月18日電(新華社記者張玉潔、王自宸)近日,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郭理橋在海南舉行的全球智慧城市高峰論壇籌備大會上表示,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中國已確定近200個城市開展智慧城市試點,啟動第三批試點成為各地期望。智慧城市建設的現狀如何,離我們究竟還有多遠?
智慧城市建設在中國悄然興起
智慧城市源於2008年IBM提出的“智慧的地球”理念,兩年後IBM又提出“智慧的城市”。智慧城市被普遍認為是在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形成的一種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態。
作為探索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2012年11月中國政府開展智慧城市試點建設。在今年1月住建部啟動首批90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之後,8月又公佈第二批103個智慧城市試點名單,這意味著中國智慧城市試點數量增至193個。
“很多都是市長親自來申請、答辯,各地政府申請智慧城市試點的熱情程度超乎想象。”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郭理橋表示,現在還有不少的城市希望第三批試點能夠啟動。
“當前,建設、運營智慧城市已經成為世界城市發展的大趨勢,而在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已經成為燎原之勢。智慧城市將激發科技創新、經濟增長方式和政府行為方式的轉變。”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李迅在論壇上表示。
未來城市的美好生活
出門上班前,智慧手機已經為你選好了今天的交通工具:電動汽車——因為車聯網的導航顯示“今天的上班路線交通狀況良好”;足不出戶就可以將生活中的水電、物業費通過電子系統支付;在城市裏隨處可見的健康醫療檢測設備,讓人們用最少的時間,在隨處都可以獲得規範、專業的健康管理……這一切,對於不少人來説,目前可能還算是科幻小説,但是在將來的智慧城市,這些都只不過是日常狀態。
在萬寧市創建的WiFi特區五大覆蓋點之一,當記者掏出手機連接上網絡時,強烈感受到網速達54Mbps,下載一部1G的影片僅需兩三分鐘,刷微博、玩微信暢通無阻的快感。
在興隆鎮的健康小屋衛生服務站,來自北京的王先生感慨:“沒想到在興隆有這樣方便又專業的設備,出門在外也能隨時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健康城市事業部副總劉巍介紹到,健康小屋包括健康監測、健康管理等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還有就醫診療和康復護理等基本醫療服務。
“未來‘智慧健康’的創新服務模式還將逐步完善物聯網建設,通過一個信息傳感設備,就像我手上的腕錶一樣。人們可以通過佩戴設備來了解自己當時的健康狀況,同時考慮天氣、濕度、地域等信息,及時調整飲食、健身、用藥等計劃。”劉巍説,“我相信,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入,未來也許這樣一個腕錶將不僅僅用於健康的監測,甚至可以通過腕錶上的一個按鈕就能控制室內溫度、整理工作材料。”
諸多問題引人擔憂 智慧城市離我們有多遠?
業內人士指出,智慧城市建設在描繪人們理想城市的美好藍圖時,亦帶來基礎參差不齊、部門各自為政等諸多問題。由於試點剛剛起步,相關政策規劃和法律法規等尚不完善,尤其缺少運營準入標準,智慧城市建設存在基礎參差不齊、部門各自為政等系列問題。
“其實智慧城市是一頂好看的帽子,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地方政府都要佈局城市建設,有了這樣智慧城市的概念和方向,地方政府就以此為契機,更大膽在信息産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進行投資。”廣東智慧城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項目總監衷小鵬説。
不少城市都暢想要在三五年內建成智慧城市,對此日本富士通株式會社智慧城市推廣部高級經理周意誠説:“這是不可想象的!”周意誠認為,中國這幾年提出建設智慧城市,感覺整體節奏太快。“比如某一屆市長希望在任期內完成某項政績,所以設置某項數字指標,這都可以理解,但實際上智慧城市需要完善的互聯網、物聯網等基礎設施,並在這一基礎上對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形成對策,最終目的是造福于市民。現在是本末倒置,一些政府把修建基礎設施當成目的而非手段。”
“我認為,中國發展智慧城市應該放慢步調,踏實前進,不能將上網普及率等指標作為評價智慧城市的標準,而應該聽取更多當地居民的觀點。”日本富士通株式會社智慧城市推廣部高級經理周意誠坦言。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就現在智慧城市發展而言,應注意三點,首先是重點解決城鎮化面臨的諸多問題,這是發展智慧城市的需求和重點。其次,應該以民生問題為中心,以人為中心。最後要注重改善環境、提高資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