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為了人民的期盼—進一步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述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1月11日 10時55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

    新華社記者

    中國改革與發展的關鍵詞越來越聚焦于公平正義。公平正義,字字千鈞,承載著廣大群眾的萬千期盼。

    公平正義,這是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共産黨人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更是繪就13億人中國夢不可或缺的濃重底色。

    黨之情懷——實現公平正義,是中國共産黨人矢志不渝的價值追求

    10月31日,43歲的西藏墨脫縣門巴族漢子扎西頓珠把十多年拉貨的背夫行頭鎖到了櫃子裏,第一次駕著農用車駛上墨脫公路。

    這一天,歷時50多年、5次大規模修建的墨脫公路正式通車。

    墨脫,曾因氣候多變、地質構造複雜難以開通公路,被稱作“高原孤島”。路,成了墨脫人融入社會發展的最大障礙。

    為了讓1.2萬墨脫人共享發展成果,在這條約117公里的公路上,政府每公里平均投資逾1300萬元,相當於為每個當地居民投入14萬元。

    小康路上,不能讓任何一個地方掉隊,這就是公平的體現。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社會形態,公平正義有著不同的內涵。”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馬慶鈺説。從改革開放前的“大鍋飯”,到改革開放後的“允許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帶後富”,再到如今推進“共享發展成果”,中國共産黨人始終堅持對公平正義的追求。

    公平正義的標尺,永遠都要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刻度。隨著改革的推進,它正越來越緊促地丈量中國的發展。

    區域發展的差距亟待縮小,城鄉居民之間、行業之間收入差距擴大趨勢需要扭轉,農民工同工不同酬問題需要解決。“拼爹”的討論也引發對社會階層固化的擔憂……

    “單憑提高國內生産總值是無法給國民幸福的,市場本身也無法調控社會公平。”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麥克·桑德爾説。

    “必須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這是中國共産黨人的鄭重宣示,也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中國的大地上,傳來邁向公平正義的足音:

    ——今年春節前夕,《關於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若干意見》出臺,30多條改革路徑勾畫出求公平、促正義的“路線圖”。

    ——5月,《關於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提出大力營造公平的就業環境。

    ——7月,國務院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就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等問題深入推進改革。

    ……

    一項項新政策、新措施,順應著人民在新時期、新階段的利益訴求,體現著一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責任和擔當。

    民之希冀——實現公平正義,是中國共産黨人執政為民的永續動力

    6000萬人,相當於英國的人口總量。

    在中國,這是棚戶區改造工程將惠及居民的人口數。“憂居”變“宜居”,是這項工程帶來變化的精闢概括。

    家住遼寧撫順的董曉輝一家就是受益者之一。從20多平方米的棚戶房搬進45平方米的樓房。董曉輝笑言,新居帶來的不僅是生活質量的提升,更有從“混日子”到“奔生活”的變遷。

    目前,全國開工改造各類棚戶區1260萬戶,覆蓋31個省區市。“十二五”規劃進一步提出,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3600萬套(戶),到2015年全國保障性住房覆蓋面達到20%左右。

    公平正義,從來不是空中樓閣。它體現在點滴的民生中。

    從種糧不交稅到上學不交費,從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扶貧標準大幅提升到基本醫療保障覆蓋城鄉居民……改革開放以來,以民生建設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加速推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夢想愈見真切。

    但,要走的路還很長:在經濟領域,人民群眾希望所有市場主體不問身份,一視同仁;在社會領域,人民群眾希望上學、就業不用“佔坑”、托門路;在司法領域,人民群眾希望每一個案件都能秉公執法、公開透明……

    公平正義,既需要處理好教育、就業、養老、醫療、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問題,也需要民主權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發展。在復旦大學副校長林尚立教授看來,中國的民主建設與民生建設從來都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

    從“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到修改選舉法實現“同票同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個抽象的概念在人民廣泛參與立法的過程中更加具體;從能源、交通運輸定價召開聽證會到村民居民自治鼓勵創新,民主參與的實踐更加廣泛深入;從醫改、教改“問計於民”到近8萬個政務微博每日更新,公平正義的道路就在國與家、社會與個體的交流融匯中逐漸通達……

    針對以權壓法、體制不順、裁判不公等司法領域的一些突出問題,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完善公開審判和公開執行制度,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和人民陪審員制度,大案要案微博直播,網上曬判決書……一系列司法制度完善,正在讓公平正義“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

    成績斐然,憂思仍存——

    多位專家指出,要在經濟持續發展、民生不斷改善的基礎上,把各項事業和工作進一步納入法治軌道,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制度化、法制化,依法保障全體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也是改革發展的力量之源。

    夢之追求——實現公平正義,是中國共産黨人不懈奮鬥的堅定信念

    來自革命老區山西石樓縣的大學生任龍龍,是鄉親們口耳相傳的驕傲。2013年,他以567分的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成為近十年來當地第一個考上北大的學生。

    “如果沒有連片扶貧定向招生政策,要考上這麼好的大學想都不敢想。”走在未名湖畔,任龍龍如是慨嘆。今年,國家將這一政策的名額擴大到3萬人,這意味著更多寒門學子有了入讀名校的機會。

    然而,小任圓夢的背後,還有依然難解的問題——儘管我國農村學生上大學的比例逐年提高,但上重點大學的比例仍然偏低。

    教育改變命運。美國學者羅伯特·庫恩指出,中國社會已經到了這樣的時刻——如果沒有“機會的公平”,則中國夢很難實現。

    人民期盼的,是機會更加公平——

    “離校4個多月了,我還在每天堅持投遞簡歷、跑招聘市場。我不是名校畢業,但希望能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福州的大學畢業生張昊説。

    人民期盼的,是權利更加公平——

    “因為沒有戶籍,打工的外地人享受不到挂鉤的公共服務,難以融入城市。我希望孩子能在城市紮下根。”“北漂”十年的江西興國人劉從軍坦言。

    人民期盼的,是規則更加公平——

    “一些政府部門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很多項目很難拿到,我們民營企業,渴望更公平的市場環境。”在遼寧朝陽多年做建材生意的龔銘鈞呼籲。

    世界各國經驗表明,在社會結構深刻調整的階段,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博弈與多元訴求都將長期存在,公平正義的實現必然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的曲折過程。

    “公平正義的實現在機制,機制的建立在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如何處理權力和權利的關係。一方面限制、規範、約束公權力;另一方面保障民眾的權利。”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立平説,除了繼續改革,別無他路。

    當前,維護公平正義的制度體系正在加緊構建——

    養老雙軌制,這一被詬病多年的政策,“並軌”方向已經明確,涉及多個部門、多項重大問題的頂層設計有望年內完成並上報決策層。

    當前,向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的政府職能正在加速呈現——

    按照“接待、接訪、接談、接處”四級處理機制,貴州省群眾工作中心將信訪事項由“中轉站”向“終點站”職能轉變,這樣既方便了群眾,也避免了部門之間推諉、扯皮,受到幹部群眾歡迎。

    當前,築牢公平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法治建設正在加快步伐——

    10月3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專題討論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制度,推進以法治方式織牢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安全網。這一信號,有望為社會救助法的立法進程“提速”。

    “把權力關進籠子”,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産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推進社會公平正義的軌道上,中國共産黨人清醒而執著。

    “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為公平正義加入了更溫暖的注解,更為改革指明了方向。

    天下為公,是謂大同。胸懷崇高理想的中國共産黨人,一定能夠帶領人民團結奮鬥,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灑滿中華大地!  

 
 
 相關鏈結
· 中國民眾“三中全會”期待:住有所居 公平正義
· 新華時評:謹防“從輕發落”現象損害公平正義
· 孟建柱:讓人民在刑事案件審判中感受公平正義
· 讓人民感受公平正義—人民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綜述
· 曹建明:堅守防止冤假錯案底線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 述評:維護公平正義 建設和諧社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