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國際觀察: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世界意味什麼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1月13日 18時59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 初冬,中國再次成為全球輿論熱點。11月12日,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全面深化中國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後,許多國家都在議論,中國新一輪改革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中國的許多變化可能都是內部的,但中國塊頭巨大,這意味著即便內部改革都能影響全世界,”美國《康特拉科斯塔時報》評論道。

中國新一輪改革與世界的關係,由此可見一斑。

新改革,新機遇

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此次會議規劃的改革方向,對於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更加注重質量的“第二季”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而中國的改革紅利也將惠澤世界,為推動全球經濟可持續增長提供強勁動力。對此,多國官員或專家發出了肺腑之言。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問題專家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指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方案將給世界經濟帶來顯著影響。“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中國的進出口訂單影響著世界經濟的發展”。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如果中國今年實現7.5%的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到27.76%。35年來的改革開放,早已使中國與世界緊密相連。中國新一輪改革産生的紅利,世界也必然會分享。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李成認為,中國的改革措施,將促進中國中等收入者投資和消費。“全球經濟都會因中國經濟轉型和升級版的經濟改革而獲益,因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階層消費市場,並會繼續保持增長。”

十八屆三中全會還發出了進一步推進開放的信息,這對其他國家而言同樣是機遇。

全會提出,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以開放促改革。要放寬投資準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越發展,就越開放,中國開放的大門不可能關閉。

“世界上的國家都希望在中國投資,這將産生雙贏局面。中國應該允許更多海外投資,尤其是向國家的西部地區,那裏更需要發展和就業,”巴基斯坦前駐華大使阿克拉姆·扎基説。

在奧斯特洛夫斯基看來,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到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意味著中國將進一步擴大海外投資。

“與中國保持密切雙邊關係的國家首先將成為中國投資的受益者,投資合作將為中國同這些國家的雙邊關繫帶來積極影響。由於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實施擴大對外投資的政策不僅有利於中國經濟良性增長,同樣將為世界經濟增長帶來動力,”奧斯特洛夫斯基説。

中國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同時也為外國資本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促進了資本在世界範圍內流動。雖然不斷引進外國資本會加劇企業間的競爭,但這同時也會提升産品質量和降低價格,最終的受益者是全世界消費者。

“這是一個互利共贏的政策,對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都大有益處,”前阿拉伯國家聯盟駐華大使、中國問題專家穆罕默德·薩基特説。

全方位,影響廣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方案,除經濟外,還涉及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這些全方位改革措施的協同推進,有利於中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也將對世界産生多重影響。

——全會提出,要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

法治是保障市場有效運轉與社會公平正義的必要條件,法治的完備也將有利於中國經濟社會的穩定與中外經貿合作的推進。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榮退教授沃倫·麥克法倫説:“中國改革的每一步都令其他國家在與中國合作時更加容易。此前外國投資者對在中國使用法律手段心存疑慮,隨著中國法律制度的逐漸健全,投資者來中國投資會更加放心。”

——全會提出,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植根于數千年曆史的中國現代文化,在復興和發展過程中將産生新的重大影響力,”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中國藝術主任、著名漢學家何慕文説。

專家認為,中華文化的興盛既增強了中國發展的軟實力,也可以促使中國與世界增進理解、加強共識,為世界文化發展提供支持。崇尚“和而不同”的中華文化更將為構建和諧世界,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全會提出,要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製度,促進共同富裕。

可以預見,社會與經濟兩大領域改革的協同推進將讓中國普通百姓的腰包變得越來越鼓。

在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前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看來,中國人消費能力的增強對世界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中國消費者提供貨物尤其是服務,給美國等正在尋找新增長點的國家帶來了巨大機遇”。

——全會提出,要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美國德克薩斯州南方大學終身教授喬鳳祥指出,建立生態文明體系,不僅是維護中國廣大人民群眾及其子孫後代根本利益的重大措施,也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對世界文明與發展的重大貢獻。

“在改革走向深入發展的關鍵時刻提出建立生態文明的問題,體現了中國黨和政府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時代氣魄,”喬鳳祥説。

新探索,世界鑒

當前,世界經濟在復蘇的道路上依然步履蹣跚,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期盼通過改革找到出路。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新一輪綜合改革思路,除了會給其他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機遇和紅利外,還將為它們提供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過去幾十年中國取得巨大成功,原因就在於中國能夠不斷變革,不斷適應形勢的變化,”美國投資家、貝格魯恩治理研究會主席貝格魯恩這樣總結“中國經驗”。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説,儘管面臨經濟增速下滑的局面,中國依然堅持推進改革,這樣的決心讓人印象非常深刻,這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樹立了良好榜樣。

毫無疑問,中國人在追求中國夢的過程中所展現的改革決心、所探索的改革道路、所取得的改革經驗,不僅是中國自身的寶貴財富,對於同樣急需變革而又阻力重重的世界其他國家來説,對於整個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路徑探索來説,同樣具有重大啟示意義。

“中國正在試圖找到自己的經濟發展模式。如果中國取得成功,這很可能開啟世界經濟思想的一個新紀元,”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高級訪問研究員約爾根·厄斯德姆·默勒説。

前墨西哥駐華大使李子文認為,儘管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發展道路,但中國尋求可持續發展模式的經驗仍值得世界各國借鑒,就如同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初學習其他國家的經驗一樣。

中國的新一輪改革指向一個夢想——中國夢。中國夢,又推動著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

正如習近平所説,中國人民正在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與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夢想是相連的,也是與各國人民追求和平與發展的美好夢想相通的。(執筆記者:趙卓昀、袁震宇、包爾文;採訪記者:王玉、楊琪、楊敬忠、劉怡然、王蕾、高攀、梁希之)

 
 
 相關鏈結
· 國際觀察:中歐為推進經貿關係謀共識
· 國際觀察:中國推動開闢亞洲發展新局
· 國際觀察:東亞系列峰會成果豐富 著眼可持續發展
· 國際觀察:東亞領導人系列峰會有何看點?
· 國際觀察:中以關係將邁入新階段 合作潛力巨大
· 國際觀察:中俄關係發展再添新動力 前景更廣闊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