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決定》解讀: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1月25日 10時58分   來源:新華社

    為什麼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 《決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全面深化改革指導思想的關鍵要素之一,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著力解決的根本問題。

    第一,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解決當前社會突出問題的迫切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提供了堅實物質基礎和有利條件。但在我國現有發展水平上,社會上也存在大量不公平、不正義現象,比如教育、就業機會不公問題,收入分配差距問題,社會保障體系“碎片化”問題,特殊化和特權現象問題,司法不公問題,貪贓枉法、侵害群眾權益問題,等等。這些問題不單涉及經濟領域,也涉及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已經成為一個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特別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公平意識、民主意識、權利意識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社會不公問題反映越來越強烈。中央全面審視和科學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和態勢,認為這個問題不抓緊解決,不僅會影響人民群眾對改革開放的信心,而且會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危及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

    第二,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迫切要求。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如果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創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甚至導致更多的不公平,改革就會失去意義,也不可能持續。改革必然觸及利益格局的調整,有可能使部分群眾切身利益暫時受到影響,但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是使全體人民根本利益得到更好的實現、維護、發展。我們強調要衝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就是因為利益固化導致諸多社會不公,如在發展、收入分配、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等方面存在權利、機會、規則不公平問題,一部分人沒有公平公正地享受改革發展成果。因此,強調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確保全面深化改革在更加注重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下功夫,在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上下功夫,在增進人民福祉、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上下功夫。

    第三,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我們強調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就是為了更好地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我們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就是為了解決好制度的公正性和普惠性問題,打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加緊建設對保障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起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面鏡子,認真審視各方面體制機制和政策規定,哪有不符合公平正義的問題,哪就需要改革,哪個領域問題突出,哪就是改革的重點。特別是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然會觸及已有的體制機制和利益格局,思想認識越來越難以統一,改革的難度越來越大,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使我們的制度和體制機制更加體現公平正義原則,更加有利於實現和維護人民利益。

 
 
 相關鏈結
· 中央宣講團赴四省(區)宣講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 韓長賦: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加快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 王岐山強調:以改革精神推進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
· 中國記協舉辦首期"解讀三中全會"系列"新聞茶座"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