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 袁震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26日上午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之後,中國與中東歐16國共同發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綱要》。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和中東歐國家正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中歐合作,相向而行”三個原則為指引,著力推動雙方各領域合作邁上新臺階。
促進經貿合作擴大融資渠道
2012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貿易額達500億美元,尚有發展空間。中國提出願與各方共同努力,爭取5年內貿易額再翻一番。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説,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均處於發展轉型期,彼此都有擴大與對方合作的強烈願望。中國和中東歐國傢具有不同的比較優勢,這為雙方開展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開展合作,一方面是基於雙方發展戰略的契合,中東歐國家“向東看”和中國“向西開放”相互吸引;另一方面,這種合作是基於雙方不同比較優勢的務實之選,中國在30多年改革開放進程中積累的商品、技術、資金和項目承包優勢,恰恰可以成為推動中東歐國家發展的“正能量”。
在擴大貿易額的同時,雙方還將通過中國擴大從中東歐國家進口優質農産品、推動中國公民赴中東歐地區旅遊等方法改善貿易不平衡狀況。
擴大金融合作也是中國—中東歐合作的一大看點。近年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影響,資金短缺成為影響中東歐國家經濟復蘇的瓶頸。中國政府2012年為促進中國-中東歐合作設立了總額100億美元的專項貸款,其中配備一定比例的優惠性質貸款,重點用於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高新技術、綠色經濟等領域的合作項目。
李克強總理26日在與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時指出,首期5億美元的中國-中東歐投資合作基金已經啟動,中方支持適時啟動基金二期。
保加利亞總理奧雷沙爾斯基近期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為促進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友好合作而設立的100億美元專項貸款可以説是一場‘及時雨’,為所有這些受困于經濟危機的國家提供了大項目的融資可能。”
推進互聯互通加強綠色合作
在中國—中東歐加強合作的大背景下,如何確保雙方之間人員和貨物流通順暢,是備受關注的話題。李克強指出,加快推進互聯互通有利於促進各方物流暢通,拉動經濟發展。
中東歐地區連接亞歐兩大洲,地理位置優越,但迫切需要資金和技術以提升運輸能力。
此次訪問期間,李克強與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和塞爾維亞總理達契奇共同宣佈,合作建設連接貝爾格萊德和布達佩斯的匈塞鐵路。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將以此為契機,展開更多合作,開闢中國和歐洲之間海陸聯動的運輸新通道。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裝備走出國門,特別是加強與中東歐新興市場合作,既可幫助這些國家基礎設施實現轉型升級,也有利於消化中國過剩産能,提高裝備質量和服務水平,打造中歐物流新動脈。
在談到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的綠色合作時,李克強指出,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和中東歐面臨的共同課題。
近年來不少中東歐國家致力於電廠升級改造,而中國核電、水電、風電、光電等新能源發展迅速,電力設備和技術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因此,電力工程和設備有望成為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新亮點。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工商會主席索林·迪米特留認為,中東歐地區大多數國家目前特別需要在清潔能源等領域加強投資,而正在謀求經濟結構調整並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中國擁有相應的技術和必要的資本。
活躍人文交流推動地方合作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未來將繼續擴大人文交流,夯實中國—中東歐合作的民意基礎。
近年來,雙方成功舉辦“專場旅遊産品推介會”、“文化合作論壇”、“教育政策對話”等活動。中方還倡議定期舉辦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合作論壇、教育政策對話和青年政治家論壇,組織好中國和中東歐國家記者互訪活動。
此外,中方表示願與各國一道採取相應措施,為雙方人員來往提供簽證等方面的便利。
就在李克強訪羅前夕,羅馬尼亞第四所孔子學院揭牌。羅總理蓬塔表示,文化合作是雙邊關係中一個不能忽略的領域,中羅兩國已經為互設文化中心做好一切準備,這標誌著兩國的文化交流達到一個新水平。
促進中國和中東歐各自的地方發展,是加強雙方合作的重要支撐之一。各國省、州、市參與合作的意願和潛力很大,打造堅實的地方合作平臺已成共識。
今年7月,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在中國重慶舉行,建立起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地方省市直接合作渠道,為各領域合作牽線搭橋,促進投資和貿易。目前,中方已表示支持明年舉辦第二屆會議,這將進一步推動雙方地方合作取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