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 韓墨 劉雲非)“中國在東歐正展開魅力攻勢,”美聯社記者在報道李克強總理出訪中東歐時這樣寫道。海外媒體記者的普遍觀感是,李克強總理此次中東歐之行緊湊、高效、務實。
繼25日下午連晤7國總理、緊接著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和經貿論壇開幕式、與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參觀中國裝備製造展後,李克強26日下午又與保加利亞、捷克等8國總理和政要會晤。
密集外交預示密切未來。短短兩天中,中國總理與中東歐政界、商界和媒體界頻繁互動,其間靚詞、新詞疊出,描摹出中歐合作發展的新風景。
“開船要趁漲潮”
李克強在參加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時説:“中國有句諺語,‘行動要看時機,開船要趁漲潮。’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歷史機遇之門已經敞開……”
開船動力從何而來?漲潮之勢因何而起?首先源於戰略交匯。“與金融危機前相比,世界已然發生巨變,”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參加領導人會晤時説,“中國將在這個新世界發揮決定性作用。”
歐洲“向東看”,中國則“向西開放”。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企業積累下厚實的工業、技術和資金優勢。越來越多的中國資本和企業家放眼海外,在為自身開闢新空間的同時貢獻出更多中國優質要素,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動力。
英國廣播公司(BBC)發文説,李克強訪問中東歐,是對中歐關係發展的重要補充,也將因此均衡和充實中國的外交戰略格局。
其次是利益交織。李克強説,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同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都面臨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現實任務,彼此互有需求,合作潛力巨大。
英國渣打銀行經濟分析師蒂莫西·阿什也認為,中東歐國家都希望從中國獲得“投資和融資承諾”,以啟動因缺乏資金而長年拖延的能源和基建項目,而中國則希望將中東歐作為進入歐盟大市場的門戶,同時對雙邊貿易和農業開發抱有興趣。
“中東歐地區聯接西歐、巴爾幹市場並能延伸至獨聯體乃至北非市場,法律法規相對統一,中國在這裡的産品能無障礙地進入這些市場,”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工商會主席索林·迪米特留告訴記者,“中東歐眼下特別需要強化基礎設施、清潔能源和通信等領域,中國則擁有相應的資本和技術,雙方訴求一拍即合。”
“讓合作更接地氣”
過去兩天內,李克強與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多次舉行多邊和雙邊會談。令媒體記者們興奮的是,幾乎每次記者會,都會拿到一些“幹貨”。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不僅停留在言語之中,而是越走越“實”。用李克強總理的話説,“讓合作更接地氣”。
李克強訪問期間,中國與匈牙利、塞爾維亞宣佈合作建造從匈牙利到塞爾維亞的鐵路,並立即成立工作組。中國與羅馬尼亞在核電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等領域達成廣泛合作協議,並與其他中東歐國家探討旅遊、清潔能源等領域的合作。中國還提出願從中東歐國家進口更多農牧業産品。
除了具體的項目,中國與中東歐將投融資機制和合作架構進一步做“實”。中國-中東歐投資合作基金首期5億美元已啟動,並將適時啟動二期。中國還落實了用於支持與中東歐合作的100億美元專項貸款。此外,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還決定明年舉辦經貿促進部長級會議、國家商品展、宏觀經濟政策研討會等活動,並計劃建立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促進機構聯絡機制和一些領域的合作聯合會。
談及這些合作項目,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不禁感嘆:“這是一個獨一無二、前所未有的多贏協議,中國的投資政策對整個歐盟都有幫助,它增加了歐盟的競爭力。”
“1+16>17”
李克強在多個場合均強調,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要産生“1+16遠大於17的效應”。
一些分析人士説,“1+16>17”至少蘊含兩層深意。一是聚焦和示範效應。通過與中東歐這些中等經濟體的務實合作,中國在資本與技術輸出、跨國工程項目管理、企業國際化與本地化等方面積累更多經驗,憑藉實力和誠意贏得口碑、消除噪音,吸引更多國家與中國展開深層次合作。用保加利亞部長會議前秘書長斯托揚·登切夫的話説,中國可以借助合作增強“中國製造”在歐洲乃至世界的“融合力”。
二是擴展效應。李克強總理在參加領導人會晤時提出“堅持中歐共進、相向而行”,強調中歐合作透明、開放、包容。中東歐國家是歐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與中東歐的合作並非割裂歐洲,而恰恰有助於推動歐洲的團結繁榮和平衡發展,有助於深化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進而對世界多極化、文明多樣化構成支撐。正如羅馬尼亞總理蓬塔所言:“中國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歐洲,不過這樣的歐洲只有在每一個成員國獲得快速發展機會時才能出現。”(參與記者:陳航、林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