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昌12月2日電(新華社記者 王經國 李宣良 李清華)子夜時分,大地在沉睡。
大涼山峽谷中的西昌衛星發射場,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靜靜依偎在發射塔架的環抱中。2日1時26分,塔架上,剛剛給火箭加注完低溫燃料的工作人員,正進行最後的撤離。
數十米高的火箭頂部整流罩內,端坐著一位現代“嫦娥”:中國第三顆探月衛星——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重近3.8噸的探測器,由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組成。
再過4分鐘,“嫦娥”就將懷抱“玉兔”,從這個素有“月亮城”之稱的地方啟程遠行。
36.8萬公里外的月宮深處,似乎有著無窮的引力,在召喚著她。
“1分鐘準備!”1時29分,靜寂山谷中傳來“零號指揮員”鄢利清響亮的聲音。這名“80”後科技人員,已是第二次擔任嫦娥發射任務“零號指揮員”。
塔架徐徐打開。乳白色的火箭箭體上,“中國航天”4個鮮紅的大字在燈光下分外醒目。火箭頂部整流罩上,中國探月工程的標誌清晰可見。
這是中國的第三次探月飛行。從嫦娥一號的“繞”月到嫦娥三號的“落”月,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正在有序推進,中國人登上月球的夢想正在逐步變為現實。
“我們起步較晚,但起點較高。”中國探月工程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院士這樣評價中國的探月之路。
發射塔幾公里外的指揮控制大廳燈火通明,巨大的電子屏上各類數據、圖表實時顯示著塔架等各技術崗位工作狀態。操作臺前,調度口令此起彼伏。工作人員為嫦娥三號出發進行最後的“梳粧”。
為了讓嫦娥三號順利升空,他們在這裡度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為了探月夢,他們的生活中沒有星期幾,只有幾月幾日——因為這和任務節點密切相關。
時間一秒一秒地滑過,嫦娥三號靜待出征的號令。來自海內外數十家媒體的記者把“長槍短炮”都對準了一個方向:發射塔架。
參觀臺上,西昌指揮控制中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所有的目光都聚向這裡,期待著那激動人心的一刻。
“10、9……3、2、1,點火!”鄢利清有力地發出號令。與此同時,發射控制臺操作手白春波重重地按下紅色點火按鈕。
捆綁了4枚助推器的火箭噴出一股橘紅色烈焰。巨大的火焰將塔架下導流槽內數百噸水瞬時化為蒸汽。總重達數百噸的運載火箭拔地而起,拖著長長的尾焰直刺天幕。
在火箭騰空的同時,嫦娥工程各大系統上萬名參試人員、數千台套設備一齊啟動。
“火箭飛行正常”“跟蹤正常”“遙測信號正常”……從西昌到北京、西安,從廈門、喀什測控站到大洋上的遠望號測量船,測控數據的接力實時傳來。
一二級分離、拋整流罩、二三級分離、三級發動機關機……西昌指控大廳內,顯示屏正以動畫的形式實時顯示飛行的每一個關節點。
“我們採用了三維環境下的全程數據實時倣真,依據主要參數、運用三維動畫,將火箭的飛行狀態更真實、更直觀地展現出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指控站站長李永斌説。
1時48分許,器箭分離。火箭將探測器成功送入近地點高度210公里、遠地點約36.8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
太空長途跋涉之後,嫦娥三號將在月球實施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隨後開展一系列科學試驗。
2時18分許,嫦娥三號探測器太陽能帆板展開。指控大廳內掌聲四起。隨即,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張振中宣佈:嫦娥三號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靜謐的夜空,群星閃爍,仿佛在為浩淼太空中翩翩起舞的嫦娥三號照亮通往月宮之路……